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近20年来济南泉水补给区景观格局及其功能变化分析
Keywords: 景观格局 ,生态服务价值 ,泉水补给区 ,济南
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济南市泉水补给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估算了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重点分析景观变化对研究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进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以来,泉水补给区耕地和草地景观面积呈减少趋势,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幅增加,其中,以林地面积增加最大;从景观类型转化看,耕地与其他景观类型相互转化较为密切,特别是与建设用地和园地之间的转化;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和耕地;(2)泉水补给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主要由林地和耕地景观生态服务价值构成,其变化对该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起决定作用;从生态服务价值构成类型来看,该地区土壤形成与保护服务功能单项价值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总服务功能价值的20%;(3)90年代以来,该地区总生态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从单项服务价值变化来看,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服务功能价值则呈现出减小趋势,其中,以水源涵养减幅最大,为4.01%,主要是由该区建设用地增加,地面硬化面积增多而引起的。研究认为,济南市南部山区作为重要的泉水补给区,其生态服务功能尤为重要,特别是水源涵养功能,因此,研究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价值的降低应在今后南部山区开发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逐步增加泉水补给区的整体生态效益。
References
[1] 何俊仕,李奇珍,王在兴.水源涵养区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108-110.
[2] 李奇珍,何俊仕.水源涵养区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60-364.
[3] 魏金平,李萍.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174-178.
[4] Costanza R,dA rge R,G root R.,et al. T he va lue of thew or ld s'ecosystem serv ices and na tura l cap ital[J].N a ture,1997,387:253-260.
[5] Costanza R.T he va lue of ecosy stem serv ices[J].E co logyand Econom ics,1998,25:1-2.
[6] 谢高地,张钇锂,鲁春霞,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47-53.
[7]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8] 谢高地,鲁春霞,肖玉,等.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山地学报,2003,21(1):50-55.
[9]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911-919.
[10] 岳书平,张树文,闫业超.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7,62(8):879-886.
[11] 张文广,胡远满,刘淼,等.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821-825.
[12] 陈士银,刘耀林,周飞.湛江市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3):83-86.
[13] 梁守真,李仁东,朱超洪.洞庭湖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区域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96-200.
[14] 李建江.济南泉水保护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3):142-144.
[15] 滕朝霞.济南保泉!措施探析[J].中国水土保持,2002(11):40-41.
[16]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D辑,2002,32(12):1031-1040.
[17] 魏静,郑小刚,葛京凤.石家庄西部太行山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J].生态学报,2007,27(5):1993-2001.
[18] 杨国清,吴志峰,祝国瑞.广州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5):218-221.
[19] 王根绪,郭晓寅,程国栋.黄河源区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报,2002,22(10):1587-1598.
[20] 吴后建,王学雷,宁龙梅,等.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2):185-190.
[21] 王宗明,张柏,张树清.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1):55-61.
[22] 车越,杨凯,徐启新.水源地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5):105-107.
[23] T mi othy O.R andh i,rRobertO Conno ,rPaulR.Penner,etal. A w atershed-based land prio ritization m ode l fo r watersupp ly protection[J].F orest Eco logy and M anagem en,t2001,143(1-3):47-56.
[24] M a rtin L.Co llin,Abraham J.M e llou.l Combined land useand env ironmental facto rs for susta inab le groundw ater m anagem ent[J].U rban W a te,r2001,3(3):253-261.
[25] Stuyfzand P J.T he mi pac t o f land rec lama tion on groundwater qua lity and future drink ing w ater supply in the netherlands[J].W ater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1995,31,(8):47-57.
[26] 黄沈发,王敏,车越,等.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水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5,22(4):14-19.
[27] 祁黄雄,蔡运龙,刘松.县水源地土地利用规划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3):66-6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