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导报 2000
关于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PP. 59-61 Abstract: 指导思路──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上是以造林绿化、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因此,处理好林、草、荒(地)的关系十分重要。当前应该克服几个认识误区。1.以为造林的水土保持效果一定比种草好。因此,在不该造林的地方造林,在林下又忽视了植(育)草。实际上,抗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效果,草被覆盖层比缺乏树下草层覆盖的林地还要强。在亚热带地区,特别是山区,真正抗土壤侵蚀强的往往是形成乔、灌、藤、草多层次的荫蔽的生态群落。只有林,没有草,效果并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