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导报 1990
斯坦福直线对撞机, PP. 17-21 Abstract: 1989年4月11日,星期二,清晨。当太阳开始染红环绕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草山上的过冬草时,我的值夜班的同事们开始回家了。几分钟之前,当时我们中的任何人都不知道,有一个大能流脉冲突然冲进了有三层楼高的、重达1800吨的铁制庞然大物,即马克-2探测器的外壳。这个事例仅发生在一个极短的瞬间。随后,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巴雷特·米利肯(BarrettMilliken)发现了某些不寻常的东西,它们不同于由前一天储存进计算机中的数据所研究得到的东西。两个旋转的粒子喷注从中心喷出,且撞击到探测器,存积下650亿电子伏的能量。米利肯意识到,这个短暂的脉冲表现出明确的、被称为Z°粒子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