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科技导报  2015 

青蒿本异草呦呦闻鹿鸣——青蒿素发现的方法论

, PP. 96-97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颁奖词强调,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在翻阅大量医书的基础上,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青蒿素,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屠呦呦,实际上也是对参与“523任务”的全体科研人员在寻找抗疟新药取得的突破性创新成果的肯定。从4年前的拉斯克奖到2015年的诺贝尔奖,诸多有关青蒿素发现的历史秘辛不乏广泛深入的报道,使我们可以从细节中一窥科学发现之艰难;同时,其中所涉及的复杂的协作关系特别是优先权之争,更使这一重大集体创新的真实过程得以充分展现。毋庸置疑,青蒿素的发现已成为中国科学发现与创新的经典案例,但如果想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具有恒久价值的内涵,对其历史的回顾,既要追溯细节,又必须超越回忆中模糊的具体。鉴于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方法,从方法论层面反思这一过程将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迪。

References

[1]  杨光华, 饶淑华. 青蒿素发明发现的方法学 研究[J]. 医学与哲学, 1997, 18(12): 641-644.
[2]  黎润红.“523 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 发现[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1, 32(4): 488-500.
[3]  吴毓林. 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J]. 化学进展, 2009, 21(11): 2370-237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