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广仁, 齐志红, 朱宇, 等. 从中国数学会 三大奖谈中国科协所属学会科技奖励[J]. 科技导报, 2007, 25(22): 17-21.
|
[2] | 高洪善. 美国的国家科技奖励及其特点[J]. 中国科技奖励, 2002(4): 72-75.
|
[3] | 叶小梁, 汪凌勇. 发达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分 析[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1): 5-9.
|
[4] | 尚宇红, 严卫宏. 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结构 分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4): 47-50.
|
[5] | 姚昆仑. 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兼与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J]. 中国科 技论坛, 2006(6): 136-140.
|
[6] | 江晓渭. 德国科技奖励概况和莱布尼茨奖[J]. 中国科技奖励,2000(3): 24-28.
|
[7] | 张先恩. 国际科学技术奖概况[M]. 北京: 科 学出版社, 2009.
|
[8] | 陈广仁, 刘志远, 王媛媛, 等. 诺贝尔自然 科学奖: 设立、评选及获得者国别、性别分 析[J]. 科技导报, 2015, 33(20): 67-71.
|
[9] | 朱昊炜, 黄晓蓉. 国外的著名奖项[M]. 北 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10] | 中国三位专家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基金奖[EB/OL]. 2013-05-29.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5/29/c_124780216.h tm.
|
[11] | 张方方. 拉斯克奖: 向医学致敬[J]. 中国科 技奖励, 2014(10): 76-77.
|
[12] | 梅进.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EB/OL]. 2011-09-1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30.shtm.
|
[13] | 胡作玄. 沃尔夫奖[J]. 百科知识, 1994(3): 43-44.
|
[14] | 屠呦呦等三位科学家获2015年度华伦· 阿尔波特奖[EB/OL]. 2015-06-12. http:// www.worldtcm.org/150612/L6119341.shtml.
|
[15]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谢晓亮教授获颁 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EB/OL]. 2015-05-19. http://pkunews.pku.edu.cn/xxfz/2015-05/19/content_288859.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
[16] |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EB/OL]. [2015-10-20]. http://www.shawprize.org/gb/shaw. php?tmp=2&twoid=76.
|
[17] | 戴维·M. 奥辛斯基. 他们应当行走: 美国 往事之小儿麻痹症[M]. 阳曦, 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
[18] |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关于2008年中 华医学科技奖奖励的决定[EB/OL]. 2008-12-31. http://www.cma.org.cn/kjps/zhyxhkjj /20101115/1289827450077_1.html.
|
[19] |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吴阶平医学奖[EB/ OL]. [2015-10-20]. http://www.wjpmf.org/ yxj/online_index.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