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4
长江三角洲棉区农作制的演变DOI: 10.7685/j.issn.1000-2030.1984.01.002, PP. 9-14 Keywords: 农作制,三角洲棉,棉花生产,《农政全书》,稻棉轮作,长江三角,一年两熟,水稻,棉麦两熟,徐光启 Abstract: 长江三角洲植棉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其棉区农作制的演变可划分为三个时期(一)十七世纪初,棉区已采取稻棉轮作、冬季休闲或种绿肥,人口较密的地区则为棉麦两熟,此时棉麦套种尚处于萌芽阶段;(二)十七世纪前期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中,由于人口增加,一年一熟的棉田渐渐减少,棉麦两熟的越来越多;(三)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棉粮兼顾,因此棉区的农作制有下列一些转变1.稻棉轮作区原来以植棉为主,现在水稻渐占较重要地位。2.旱粮棉区的棉农创造了多种棉花和粮食作物的间作套种方式。3.1965年起,有些地方以玉米与棉花间作,但对棉花生长发育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