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
DOI: 10.7685/j.issn.1000-2030.2006.02.022, PP. 103-107
Keywords: 农地非农化,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情景分析
Abstract:
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认为农地非农化只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研究了农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并实证分析了农地非农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1989至2000年农地非农化使我国的粮食总产出下降了1.42%。本研究还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方案如果2000至2030年农地非农化面积在1997至2002年年均农地非农化面积的基础上扩大10%~50%,农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产出损失最高为粮食需求量的6%左右。因此,应该适当释放农地,以促进经济发展。
References
[1] | 黄季?.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3):95-105
|
[2] | 刘笑然,郭嘤蔚.中国粮食安全、供求平衡与宏观调控研究[J].中国粮食经济.2003(3):4-6
|
[3] | 黄季?,斯柯特?罗泽尔.中国不会饥饿世界--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和对策[A].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88-106
|
[4] | 亚历山德拉托斯?N.从全球角度看对中国未来粮食短缺的预测[A].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173-187
|
[5] | 黄季?.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4-10
|
[6] | 梅方权.21世纪前期中国粮食发展分析[A].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75-82
|
[7] | 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7-132
|
[8] | 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7-182
|
[9] | 刘琼,欧名豪,彭晓鹰.基于马尔柯夫过程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3):107-112
|
[10] | 茅于轼.不要再被"粮食危机论"所误导[OL].http://www.china-review.com.2003-12-11
|
[11] | 黄广宇,蔡运龙.福建省耕地资源态势与粮食安全对策[J].资源科学.2002,24(1):45-50
|
[12] | 陈百明.中国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力[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50-160
|
[13] | Brown L R.Facing the prospect of food scarcity[EB/OL].http://www.utep.edu/its3350/readings/facing.html.2002-10-11
|
[14] | 张安录,毛泓.农地城市流转途径、方式及特征[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2):17-2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