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长输管道抗震研究的新进展
, PP. 193-196
Keywords: 地震,长输管道,砂土液化,抗震措施
Abstract:
本文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地震对长输管道的危害、长输管道震害的研究方法、管道抗震分析和管道抗震的措施,介绍了近几年长输管道抗震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今后长输管道的研究方向。
References
[1] | 张陵.长输管道抗震研究的进展与趋向[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5(2):203~209.
|
[2] | 孙建刚.渭惠渠跨越管道地震动响应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4,20(4):112~119.
|
[3] | 刘志军.悬垂管道跨越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5):123~126.
|
[4] | 景悦.基于灰色理论的穿越管道抗震可靠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4):88~92.
|
[5] | 王秀英.地下结构震害类型及机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1):55~59.
|
[6] | 许增会,宋宏伟.地震对地下工程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建筑,2003,29(7):35~36.
|
[7] | T.D.O’Rourke,著,肖静萍,翻译.地震灾害对输油管道的影响[J].油气储运,1996,15(2):57~58.
|
[8] | 尹力峰.地下管道的震害特征与研究概述[J].高原地震,2004,16(2),27~37.
|
[9] | 张素灵.地震断层作用对地下输油(气)管道破坏的分析[J].地震地质,2001,23(3):432~438.
|
[10] | 饶鹏强.地面侧移对埋地输水管道影响及其防御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05,1:10~13.
|
[11] | 林均岐.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上浮反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3):120~123.
|
[12] | 林均岐.不均匀场地土液化引起的地下管道上浮反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4):143~147.
|
[13] | 张进国.地震作用下储罐与管道连接波纹管的动力响应.世界地震工程,2004,20(3):123~128.
|
[14] | 郭海燕.竖向地震作用下充满液体管道的地震反应分析[J].JournalofVibrationEngineering,1998,11(2):165~170.
|
[15] | 黄强兵.埋地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J].工程勘察,2004,3:64~67.
|
[16] | 刘全林,杨敏.地埋管与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及其参数确定[J].岩土力学,2004,25(5):728~731.
|
[17] | 裴宗厂.埋地管道震害预测方法简述[J].西北地震学报,2005,27(2):186~190.
|
[18] | 孙建刚.地下输液管道动力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20(3):87~92.
|
[19] | 王世胜.地震载荷作用下埋地管道强度的简化计算[J].油气储运,2000,19(11):19~22.
|
[20] | 冯启民.跨越断层埋地管道屈曲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4):80~87.
|
[21] | 帅建.埋地管道随机振动的摄动分析[J].力学季刊,2003,24(2):244~250.
|
[22] | 张进国.地震作用下埋地管道纵向振动加权余量解[J].油气储运,1997,16(2):30~34.
|
[23] | 孙政策.现用海底管线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4,17(3):263~267.
|
[24] | 谭平.天然气管道系统地震响应分析[J].天然气工业,2005,25(7):99~105.
|
[25] | 刘应德,李天勇.带能量吸收器的管道动态特性及地震响应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2,23(2,增刊):113~116.
|
[26] | 符圣聪.地震时埋设管道可靠度的实用算法[J].特种结构,2004,21(1):36~40.
|
[27] | 李昕.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地下管道系统地震可靠性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1,17(4):107~111.
|
[28] | 郭海燕.竖向地震荷载下输液管道弯曲振动的有限元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1995,8(4):384~389.
|
[29] | 邓民宪.地下管道震害预测实用方法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21(1):94~98.
|
[30] | 李昕.考虑土体非线性特性的直埋管道-土体系统的动力反应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1,18(2):167~172.
|
[31] | 汤爱平,陆钦年.埋地生命线管道系统智能监测的初步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1,17(3):106~111.
|
[32] | 景悦.地震作用下穿越管道砂土液化实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23(3):138~144.
|
[33] | 帅建,许葵.埋地管道的非平稳随机振动[J].工程力学,2002,19(5):130~134.
|
[34] | 李鹏程,侯忠良.核电站埋地管线抗震设计方法[J].特种结构,1998,15(1):3~7.
|
[35] | 郭恩栋,冯启民.跨断层埋地钢管道抗震计算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19(4):31~35.
|
[36] | 薛景宏.埋地输液管道横向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24(3):96~101.
|
[37] | 薛景宏.埋地输液管道轴向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24(3):93~95.
|
[38] | 薛景宏.土特性改变对埋地管线轴向地震响应的影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25(2):63~67.
|
[39] | 周晶.地震时海底悬跨管道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3,1:12~16.
|
[40] | 李长升.地下管道抗液化措施模型试验[J].油气储运,2003,22(7):23~2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