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新型混合结构体系在超高层建筑的应用研究

, PP. 69-76

Keywords: 新型混合结构,超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相贯节点,体外预应力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结合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实际工程,对巨型钢管混凝土斜交网格外筒+钢筋混凝土内筒的新型混合结构体系进行了比例为150的微粒混凝土模型振动台试验及4根钢管混凝土柱“X”形相贯节点试验,探讨了体外预应力的施加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模型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基本可保持弹性,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后稍有损伤;交角对节点最终破坏形成区域及承载力影响较大,各节点的承载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体外预应力的施加能有效地抵抗节点层平面内向外的推力,充分利用构件的受力性能.

References

[1]  Moon Kyoung-Sun,Conn or J J,Fernandez J E Diagrid structural systems for tall buildings: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ology for preliminary design[J].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2007,16(2):205-230
[2]  张耀春,袁振军.大型支撑框筒结构参数分析[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34(1):11-15
[3]  周建,汪大绥.高层斜交网格结构体系的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07,37(5):78-91
[4]  吕西林,邹昀,卢文胜,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结构模型振动台抗震试验[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24(3):57-63
[5]  李国强,周向明,丁翔.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1,22(2):2-7
[6]  潘峰,简斌,王正霖.新型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20(5):2-15
[7]  周天华,何保康,陈国津,等.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25(1):9-16
[8]  张大旭,张素梅.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动力性能试验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4(1):21-27
[9]  吕西林,李学平.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的设计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1-5
[10]  李延和,袁爱明,王全景,等.体内外同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及其应用[J].工业建筑,2006,36(2):94-97,6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