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Ⅰ)――方法理论

, PP. 68-74

Keywords: 加强层,高层建筑,直接基于位移,抗震设计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带加强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日益增多,针对此类结构提出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十分必要。根据模态理论考虑高阶振型对结构反应的贡献,基于较成熟的多层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了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方法根据模态理论将结构各个振型分别等效为单自由度体系,计算各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响应,进而以振型参与系数为权重进行加权叠加,得到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总响应,以此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结合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选取较易发生破坏的楼层作为关键楼层,关键楼层的性能反映整个结构的性能,以此对方法进行了调整和简化,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方法思路清晰、符合结构实际、应用相对简便,可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References

[1]  张正国.傅学怡.带刚臂超高层结构工作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16(8):2-9.
[2]  钟善桐,刘大林.刚伸臂在钢管混凝土高层框筒结构体系中的工作性能[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2,35(1):12-19.
[3]  程绍革,刘经伟.上海仙乐斯广场模型振动台试验[J].建筑科学,1998,14(5):8-13
[4]  蒋利学,胡绍隆.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层间位移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1 31(1):3-6.
[5]  汤华,王松帆,周定.广州合银广场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07,31(7):19-22.
[6]  杨蓉观.超高层建筑-南京新华大厦上部结构设计[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6:31-34.
[7]  邱仓虎,詹永勤,吴彦明.深圳罗湖商务大厦结构修改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3,23(3):80-84.
[8]  徐培福,傅学怡,王翠坤.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  杨克家,梁兴文,李波.带加强层超高层结构受力性能研究及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2008,38(2):111-115.
[10]  Anil K.Chopra Dynamics of Structures,Theory and applications to Earthquake Engineering[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  邓明科,梁兴文,等.剪力墙结构层间位移计算方法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3):95-103.
[12]  杨克家,梁兴文,李波.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性能水准的量化[J]. 工业建筑,2007,37(12):76-80
[13]  梁兴文,黄雅婕,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38(9):53-61.
[14]  SEAOC.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Engineering of Buildings.Sacramento:Vision 2000 Committee[R].Structural Engineers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Sacramento,199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