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强震作用下层状岩质斜坡破坏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 PP. 143-149
Keywords: 振动台,岩质斜坡,边坡工程,边坡稳定性,物理模拟
Abstract:
以“5.12”汶川地震背景为基础,对不同岩性组合水平层状岩质边坡进行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文中介绍了振动台试验过程,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察处理分析,考察了边坡的破坏现象特征、变形破坏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地震力作用下边坡的变形破坏程度、特征以及稳定性不仅与地震波的类型、加载方向、频率、振幅有关,同时还受边坡的岩体性质、高程、微地貌、结构面等地质因素控制,对于同一岩性组合边坡,在同种地震波和等振幅作用下,合成向ZX向、X向和Z向激振对边坡的破坏性依次增强;在等振幅和激振方向下,正弦波15Hz、10Hz和天然地震波对边坡的破坏性依次减弱;随着振幅增加,各种地震波对边坡的破坏程度加剧。水平层状岩质边坡破坏主要发生在顶部尤其是靠近坡肩部位,其破坏受层面控制。在地震作用下呈拉裂-剪切-滑移式破坏。在相同地震波作用下,上软下硬边坡先于上硬下软边坡破坏,大振幅作用时顶层岩体震碎呈散体状滑落,形成滑坡;而上硬下软边坡破坏主要是岩层后缘拉裂后整体剪切错动,最终形成崩塌。
References
[1] | 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概况[A] 宋胜武1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5-158.
|
[2] | 许强,黄润秋.“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6):721-729.
|
[3] | 黄润秋,李为乐.“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2):2586-2591.
|
[4] | 徐光兴,姚令侃,高召宁,等.边坡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3):625-63
|
[5] | Meei-Ling Lin,Kuo-Lung Wang.Seismicslope behavior in a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J],Engineering Geology,2006,86:118-133.
|
[6] | 冯文凯,许强,黄润秋.斜坡震裂变形力学机制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增1):3124-3110.
|
[7] | 孔宪京,李永胜,邹德高,等1加筋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8(5):153-1561
|
[8] | 梁庆国,韩文峰,马润勇,等1强地震动作用下层状岩体破坏的物理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8):1307-1311.
|
[9] | 陈国兴,庄海洋,程绍革,等.土-地铁隧道动力相互作用的大型振动台试验试验方案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6(6):179-1
|
[10] | 王存玉,王思敬.边坡模型振动试验研究.岩体工程地质力学问题(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
[11] | 袁文忠.相似理论与静力学模型试验[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
|
[12] | 杨俊杰.相似理论与结构模型试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
[13] | 王雪亮,陆岩.量纲分析法在结构动力试验中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8,29(1):115-117.
|
[14] | 许强,刘汉香,邹威,等.斜坡加速度动力响应特性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12):2420-242
|
[15] | 肖树芳,杨淑碧.岩体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1
|
[16] | 许向宁.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分析与地质力学模拟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6.
|
[17] | 许强,裴向军,黄润秋.汶川地震大型滑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