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衰减特征及抗震性能分析
, PP. 27-32
Keywords: 汶川地震 ,震害指数 ,衰减关系 ,抗震性能
Abstract:
通过对汶川地震中170个调查点的震害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从Ⅵ度到Ⅺ度中各个烈度区内的平均震害指数值和方差,结果表明在Ⅶ到Ⅹ度区平均震害指数与烈度表基本相符,分析了Ⅵ度区和Ⅺ区内平均震害指数偏高和偏低的原因,指出前者主要因为调查点分布的原因,而后者则可能还受到该烈度区大小划分的影响。在断层距50km内震害指数高、离散性大且衰减迅速,之外则震害较轻且变化平稳,不同类型建筑衰减的速度相异,震害指数随断层距增加的变化趋势总体符合双对数线性公式模式,分别拟合了各类建筑的衰减关系并进行了比较。最后,基于相同调查场点四类建筑同砖混建筑的震害指数对比,指出了建筑抗震能力在不同震害强度下的非线性差异。
References
[1] 林旭川,潘鹏,叶列平,等.汶川地震中典型RC框架结构的震害仿真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9,(5):21-28
[2] 叶乐平,陆新征,赵世春,等.框架结构地震倒塌能力的研究 汶川地震极震区几个框架结构震害案例的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9,42(5):13-20.
[3] 刘海卿,倪镇国,欧进萍.强震作用下砌体结构倒塌过程仿真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28(5):38-42.
[4] Zhang M,Jin Y.Building damage in Dujiangyan during Wenchuan earthquak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8,7(3):263-269.
[5] He C R,Zhang R,Chen Q et al Earthquake characteristics and building damage in high-intensity areas of Wen chuan earthquake:I Yingxiu town[J].Natural Harards,2010,55(1):1-17.
[6] 孙景江,唐玉红,孙忠贤,等.汶川地震Ⅶ度和Ⅶ度区城市房屋震害及若干典型震害讨论[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29(6):65-73.
[7] 熊力红,杜修力,陆鸣,等.5.12汶川地震中多层房屋典型震害规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34(11):1166-1172.
[8] 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8,29(4):1-9.
[9] 通海地震影响场调查组.通海地震的烈度分布与场地影响[C]//地震工程研究报告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10] 刁桂苓,蔡华昌,刁坚信,等.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宏观烈度[J].华北地震科学,2001,19(1):23-30.
[11] 非明伦,崔建文,赵永庆,等.施甸地震震害分析[J].地震研究,2002,25(2):192-199.
[12] 王锡财,崔建文,施伟华,等.施甸5.9级地震房屋震害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74-80.
[13] 施伟华,崔建文,包一峰,等.姚安6.5级地震场地与震害的关系[J].地震研究,2003,26(1):86-91.
[14] 施伟华,陈坤华,李 善,等.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震害指数与烈度[J].地震研究,2007,30(4):379-383.
[15] 李杰.与震害指数相联系的地震损失估计公式[J].世界地震工程,1992,8(1):45-47.
[16] 刘良林,王全凤,林煌斌.基于震害指数地震灾害预测方法的可行性[J].江西科学,2007,25(3):330-333.
[17] 郝敏,谢礼立,李伟.从集集地震看建筑物震害与地震动参数的关系[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6):12-15.
[18] 彭小波,刘浪,李小军,等.汶川地震中震害指数和地震动相关性分析[A]//全国土木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 长沙:中南
[19] 大学出版社,2009:420-425.
[20] GB/T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S].
[21] GB/T17742-2008中国地震烈度表[S].
[22] 谷军明,缪升,杨海名.云南地区穿斗木结构抗震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205-210.
[23] 王卫民,赵连锋,李娟,等.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J].地球物理学部,2008,51(5):1403-1410.
[24] 吕西林,程海江,卢文胜,等.两层轻型木结构足尺房屋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40(10):41-49.
[25] 高孟潭,陈学良,俞言祥,等.汉源烈度异常机理的初步探讨[J].震害防御技术,2008,3(3):216-22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