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模型
, PP. 100-104
Keywords: 高强混凝土框架柱 ,地震损伤模型 ,累积滞回耗能 ,损伤指数
Abstract:
本文首先讨论了现有的几种地震损伤模型及其特点,然后计算出试验框架柱累积滞回耗能随加载循环水平的变化,分析和讨论了轴压比、箍筋形式、配箍率、纵向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剪跨比对累积滞回耗能的影响。根据现有的损伤模型,对试验框架柱的损伤指数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符合高强混凝土框架柱和普通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模型。根据损伤指数随加载循环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和讨论了剪跨比、轴压比以及配箍率对损伤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各地震损伤模型的比较分,提出了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地震损伤模型。
References
[1] G C Beolchini,D Galeota,M M Giammatteo,et al.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strength RC columns[A].12 th WCEE[C].Auckland,New Zealand:2000 New Zealand Society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2000.
[2] 牛狄涛,任利杰.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破坏准则[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6:16(4),44~54.
[3] 李洪泉,雷立宏,吕西林.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低周疲劳损伤的抗力衰减试验研究[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3):10~16.
[4] 欧进萍,何政,吴斌,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地震损伤性能的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19(1):21~30.
[5] 张国军.大型火力发电厂高强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6] 刘伯权.抗震结构的破坏准则及可靠性分析[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7] 张国军,刘伯权,李应斌,等.抗震结构的破坏准则的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3):68~71.
[8] Park Y J,Ang A H-S.Amechanistic seismic damage model for reinforced concrete[J].J.Structure Engineering,ASCE,1985,111(4):740~756.
[9] 王光远.工程结构与系统抗震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