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抗震设计方法
, PP. 122-128
Keywords: 扁梁柱节点,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无粘结预应力,设计方法
Abstract:
为考虑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相互作用,对扁梁柱节点的内、外核心区进行了重新划分,认为内、外核心区有一个重叠的区域,给出了地震作用在扁梁柱节点内外核心区的分配方法,采用压杆模型和软化桁架模型,提出扁梁柱节点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节点核心区钢纤维和扁梁中无粘结预应力对扁梁柱节点抗剪极限承载力的作用。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得到四个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试验数据的验证。
References
[1] | 杨杰,张然.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柱节点性能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1990,(6):18~26.
|
[2] | 段建中,何利.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边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3):62~67.
|
[3] | 林旭健,郑作樵,钱在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冲切板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3,24(5):72~77.
|
[4] | 林旭健,钱在兹,郑作樵.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方形冲切板的变形与强度[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2):23~28.
|
[5] | 季韬,钱在兹,庄一舟.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极限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J].工业建筑,2000,30(5):36~39.
|
[6] | 季韬,钱在兹,庄一舟.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扁梁柱节点极限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2000,30(9):49~52.
|
[7] | 季韬,裘涛.钢筋砼截面性能的研究[J].工程力学(增刊),1998(A 02):200~204.
|
[8] | Paulay T,Park R,Priest ley M J N.Reinforced concrete beam-column joints under seismic actions[J].A C I Structure Journal, 1978,75(11):585~593.
|
[9] | 季韬,郑作樵.软化桁架模型在钢筋混凝梁柱节点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1,(6):76~80.
|
[10] | 唐九如,冯纪寅,庞同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强度试验研究[J].南京工学学报,1985,(4):61~75.
|
[11] | 高丹盈,黄承逵.钢纤维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1990,(4):21~24.
|
[12] | 季韬.扁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0.
|
[13] | 季韬,钱在兹,鄢飞.钢纤维钢筋混凝土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扁梁柱节点设计方法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4):67~71.
|
[14] | 殷之霖.钢筋混凝土扁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1993,14(4):2~1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