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不同产地独蒜兰资源栽培比较研究
, PP. 153-155
Keywords: 独蒜兰,产量,异地引种
Abstract:
以4个来源地的独蒜兰资源为试材,在贵阳和雷山基地进行仿野生栽培并调查记载其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在原生地人工栽培当地野生独蒜兰产量最好,海拔、温度等气候条件影响独蒜兰出苗、开花、产量等性状,土壤肥力的高低并不能对独蒜兰产量的显著性提高起决定作用。野生独蒜兰原生地的生态环境应是科研人员调查分析的重要目标,引种地和原生地最好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
References
[1] | 陈德媛,胡成刚,陈远光,等.独蒜兰引种栽培[J].中国林副特产,1998(3):36.
|
[2] | 董海玲,郭顺星,王春兰,等.山慈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7,38(11):1734-1738.
|
[3] | 刘虹,吴瑞云,陈雁.独蒜兰[J].生物学通报,2010,45(12):50.
|
[4] | 文林,亓晶.山慈姑的功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3(6):343.
|
[5] | 唐荣平,苏汉林.丽江山慈菇的濒危机制和保护对策探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2(3):19-20.
|
[6] | 张燕,李思锋,黎斌.独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J].北方园艺,2010(10):232-234.
|
[7] | 黄永会.云南独蒜兰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6-18.
|
[8] | 张燕,李思峰,黎斌.独蒜兰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0(1):267-268.
|
[9] | 贺善安,顾姻,柳鎏.论栽培植物引种的生境因子分析法[C].南京: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论文集,199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