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澳洲滨藜的抗寒性研究
, PP. 89-91
Keywords: 澳洲滨藜,抗寒性,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
Abstract:
采用人工模拟降温处理方法,测定了澳洲滨藜枝、叶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电导率与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澳洲滨藜枝、叶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原生质膜的透性增加,枝条萌芽率降低;组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以通过渗透调节适应低温胁迫。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澳洲滨藜的半致死温度为-11.2℃,其抗寒性差于四翅滨藜。
References
[1] | 刘伟鹏.新疆两种滨藜属植物的种子萌发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
|
[2] | 李振国.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
[3] | 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4] | 张保青,杨丽涛,李杨瑞.自然条件下甘蔗品种抗寒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J].作物学报,2011,37(3):496-505. [10]朱根海,刘祖祺,朱培仁.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植物组织低温半致死温度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3):11-16.
|
[5] | 刘建辉,崔鸿文.电导法鉴定黄瓜抗寒性的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4):74-77.
|
[6] | 伊华林,邹志远,鲁忠芳,等.鄂柑1号抗寒力测定与Logistic方程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1996(3):46-48.
|
[7] | AgangaAA,MthethoJK,TshwenyaneS.AtriplexNummularia(OldManSaltbush):APotentialForageCropforAridRegionsofBotswana.PakistanJournalofNutrition,2003,2(2):72-75.
|
[8] | 王宇超,王得祥,彭少兵,等.干旱胁迫对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0,46(1):61-67.
|
[9] | 王玉魁,闫艳霞,慈龙骏,等.27种滨藜的解剖结构及C4光合特征[J].林业科学,2007,43(1):72-76.
|
[10] | 宋莉璐,魏艳丽,李红梅,等.NaCl胁迫对2种澳洲滨藜种子萌发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310-311.
|
[11] | 郎勇设,柳辉,黄志刚.宁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9,30(1):85-90.
|
[12] |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