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黔北岩生种子植物种类及其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 PP. 77-80
Keywords: 黔北,岩生种子植物,种类,石漠化治理
Abstract:
为筛选优良的可用于石漠化治理的种子植物,采集并鉴定了黔北常见的岩生种子植物,筛选出了一些优良的本土种类,尝试了对岩生植物进行分级,并提出了石漠化治理建议。结果表明黔北岩生种子植物共有60科101属118种;依据岩生能力和土壤厚度将岩生种子植物分为3级。指出了在治理石漠化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境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首选藤本植物,其次为草本和灌木,不应使用乔木。建议试行推广薜荔(FicuspumilaL.)、地瓜(FicustikouaBur.)和石柑子(Pothoschinensis(Ral.)Merr.)3种藤本植物。
References
[1] | 陈文峰.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98-102.
|
[2] | 李松,熊康宁,王英,等.关于石漠化科学内涵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205-208.
|
[3] | 蓝安军,熊康宁,安裕伦.喀斯特石漠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6):19-23. [3]黄秋昊,蔡运龙,王秀春.我国西南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2):106-111.
|
[4] | 何成新,黄玉清,李先琨,等.岩溶石漠化地区几种生态恢复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J].广西植物,2007,27(1):53-61.
|
[5] | 蒋宣斌,王轶浩,田艳,等.峡谷石漠化地区红椿、任豆、紫穗槐造林试验初报[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1):89-93.
|
[6] | 莫宁捷,吕长平,成明亮.浅谈岩生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7,32(6):152-155.
|
[7]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1-5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1985.
|
[8] | 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会.贵州植物志[M].1-10卷.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1985.
|
[9] | 傅立国.中国高等植物[M].2-13卷.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2009.
|
[10]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2-80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004.
|
[11] | 吴克华,熊康宁,容丽,等.不同等级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植被恢复过程特征―以贵州省花江峡谷为例[J].地球与环境,2007,35(4):327-335.
|
[12] | 王世杰,李阳兵.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6):573-582.
|
[13] | 李森,董玉祥,王金华.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J].中国岩溶,2007,26(4):297-284.
|
[14] | 张信宝,王世杰,贺秀斌,等.西南岩溶山地坡地石漠化分类刍议[J].地球与环境,2007,35(2):188-192.
|
[15] | 杨成华,王进,戴晓勇,等.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段的植被类型[J].贵州林业科技,2007,35(4):7-12.
|
[16] | 王平,秦连岗.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及树种选择[J].农技服务,2010,27(7):911-91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