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唇形科植物腺毛发育及腺毛分泌功能的研究进展
, PP. 194-196
Keywords: 唇形科 ,腺毛 ,分泌
Abstract:
唇形科植物的茎、叶和花等器官通常都着生具有分泌功能的腺毛,腺毛的功能和分泌的物质有着密切关系。现主要对唇形科植物的腺毛发育特点及腺毛分泌功能作以综述,以最新的视野阐明了该科植物的腺毛结构类型、功能和分泌物的分泌过程,为更好地利用唇形科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References
[1] 黄珊珊,廖景平,唐源江.唇形科植物腺毛分泌及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5,13(5):452-456.
[2] 阎先喜,胡正海.紫苏腺毛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7:17(5):18-21.
[3] 阎先喜,胡正海.紫苏腺毛的形态发生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8:16(4):294-298.
[4] 闫先喜,王晓理,胡正海.薄荷叶两种腺毛的发育解剖学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2):157-160.
[5] 于丽杰,崔继哲,张大维,等.中国东北植物叶毛状体的发育形态学研究:Ⅰ.连钱草毛状体的发育形态学[J].植物研究,1996:16(4):496-499.
[6] Werker E,Putievsky E,Ravid U,et al.Glandular hairs and essential oil in developing leaves of Ocimum basilicum L.(Lamiaceae)[J].Annals of Botany,1993.71:43-45.
[7] 于丽杰,崔继哲,张大维,等.野薄荷叶腺毛的发育形态学研究[J].植物研究,1997,17(1):75-78.
[8] 郑宝江,于丽杰,邢怡,等.兰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 Benth.)两类腺毛发育过程中超微结构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2,22(1):23-28.
[9] ?桂新.薄荷属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及其意义[J].中草药,1991,22(11):519-525.
[10] 郑宝江,于丽杰,邢怡,等.白花罗勒(Ocimum basilium L.)盾状腺毛分泌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植物研究,2002,22(2):176-180.
[1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12] 傅沛云.东北植物检索表[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556-576.
[13] 王伏雄,胡玉熹.植物学名词解释―形态结构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4] 吴志凭,彭丽.桂林西瓜霜中薄荷脑及冰片的气相色谱分析[J].中草药,1992:23(12):630-634.
[15] 许美娟,熊斌,程培元,等.白柔毛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4):228-230.
[16] 杨学俭,李双琢,贾淑兰,等.蓝萼香茶菜微量元素的测定[J].中国医药杂志,1990,15(7):42-44.
[17] 藏友维,马冰如,多裂叶荆芥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32-33.
[18] 张卫明,刘月秀,王红,紫苏叶的成分分析与利用初探[J].中国植物野生资源,1998:17(2):32-33.
[19] 于丽杰.唇形科腺毛发育形态学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1999.
[20] 阎先喜,胡正海,薄荷盾状腺毛分泌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8,18(2):256-261.
[21] 潘炯光,徐植灵,吉力,等.白苏挥发油的化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3):164-165.
[22] 郑尚珍,吕润海,沈序维,等.半边苏精油化学成分的分析[J].中草药,1990,21(5):44-45.
[23] ?桂新,薄荷属植物化学分类学研究及其意义[J].中草药,1991,22(11):519-525.
[24] 杨瑞萍,戴克敏.薄荷属4种栽培植物挥发油的含量[J].中草药,1990,21(7):12-14.
[25] 胡凤莲.11种唇形科药用植物叶表及腺毛的形态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467-946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