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和脱落酸对北五味子木脂素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 PP. 155-158
Keywords: 北五味子,乙烯利,脱落酸,木脂素,苯丙氨酸解氨酶
Abstract:
以北五味子为试材,在转色期分别用400mg/L乙烯利和1000mg/L脱落酸(ABA)处理果实,研究乙烯利和ABA对北五味子木脂素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色期至成熟处理,对照果实总木脂素和PAL活性均呈增加的变化趋势,成熟期果实总木脂素乙烯利和ABA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11.08%和15.11%,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差异显著;CK成熟期果实PAL活性为20.21U?h-1?g-1,乙烯利和脱落酸对提高北五味子果实总木脂素含量和增加PAL活性具有促进作用,乙烯利和ABA处理的果实PAL活性分别为22?09、〖JP3〗22.36U?h-1?g-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References
[1] | 范美华,五味子的研究新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5):281-282.
|
[2] | 李兴亮,滕世杰,才国彬,五味子组织培养技术初探[J].吉林林业科技,2008,37(2):7-10.
|
[3] | 李泽鸿,李振华,张璐,等.五味子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1456-1457.
|
[4] | 赵权,王军.ABA和6-BA对山葡萄果实着色及相关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0(2):189-190.
|
[5] | 曹永庆,冷平,潘?,等,脱落酸在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J].园艺学报,2009, 36(7):1037-1042.
|
[6] | 任杰,冷平.ABA和乙烯利与甜樱桃果实成熟的关系[J].园艺学报,2010, 37(2):199-206.
|
[7] | 陈昆松,李方,张上隆,ABA和IAA对猕猴桃果实成熟进程的调控[J].园艺学报,1999,26(2):81-86.
|
[8] | 黄胜君.五味子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8, 25(3):101-102.
|
[9] | 杨放,袁军,付平,五味子研究概况[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6):438-440.
|
[10] | [IO]赵权.葡萄酚类物质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表达[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
[11] | 刘国宇,陈旭.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J].黑龙江医药,2010,23(2):228-230.
|
[12] | 慕芳英,金美花,刘仁俊.五味子果实、藤茎及果柄的成分分析[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5,28(1):28-29.
|
[13] | 刘旭,林森,赵余庆,北五味子不同部位总木脂素的含量测定[J].中国现代中药,2009,11(5):39-40.
|
[14] | 程敏,王露,宋小妹.HPLC法测定五味子品种中木脂素含量[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4):43-46.
|
[15] | 崔敬爱,陈晓平,超临界C02萃取北五味子木脂素工艺参数的优化[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34(1):94-98.
|
[16] | 张治安,张美善,尉荣海,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5-70,89-90.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