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部戈枕含金剪切带及其金矿成矿系列
Keywords: 含金剪切带,成矿系列,金矿床式,海南岛
Abstract:
古生代以来,海南西部戈枕含金剪切带至少经历了二次类型不同的构造变形,并发生了三次相关的金矿化。该剪切带的构造变形,在加里东旋回发生于抱板群矿源层下构造层次,表现为韧性剪切,其晚期形成含金长英质脉;在海西-印支旋回发生于中构造层次,表现为韧-脆性变形,形成糜棱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燕山旋回的构造变形发生于上构造层次,表现为脆性特征,并伴有岩浆热液作用,形成最具工业价值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金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系列概念,具体厘定出红甫门岭糜榜岩型、不磨石英脉型及北牛破碎蚀变岩型二种矿床式,并总结了含金剪切带构造成矿四阶段模式。
References
[1] | 叶伯丹 朱家平.海南东方二甲抱板群和金矿的时代[J].地质找矿论丛,1990,5(1):12-17,.
|
[2] | 汪啸风,海南岛地质.1,1991年
|
[3] | 汪啸风,海南岛地质.2,1991年
|
[4] | 张仁杰,海南岛前寒武纪地质,1990年
|
[5] | 冯连顺,贵金属地质,1988年,3期,233页
|
[6] | 许志琴,东秦岭复合山链的形成、变形、演化及板块动力学,1988年
|
[7] | 张理刚,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1985年
|
[8] | 程裕淇,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83年,6期,1页
|
[9] | 李德威,地学前缘,1994年,1卷,4期,184页
|
[10] | 饶家光,1993年
|
[11] | 战明国,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92年,18卷,23页
|
[12] | 汪啸风,海南岛地质.3,1991年
|
[13] | 涂绍雄,1990年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