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与胶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对比
Keywords: 金矿床,成矿流体,小秦岭,胶东
Abstract:
小秦岭和胶东地区绿岩型金矿床的矿化类型和成矿流体的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特征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些区别。小秦岭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具更高的CO2/H2O、较低的K+/Na+和F-/Cl-,这与该区的成矿压力较高、容矿主岩以相对贫K+、F-的斜长角闪岩和灰色片麻岩类有关。而胶东地区金矿床的容矿主岩则以富K+、F-的长英质岩石为主。小秦岭金矿床较低的δ18O值、胶东地区δ18O值随着距海岸位置的变化等现象均表明这两个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溶液与大气降水有着密切联系。
References
[1] | 姬金生.小秦岭西段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J].矿床地质,1991,10(3):283-288,.
|
[2] | 徐九华.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J].矿床地质,1992,11(3):221-232,.
|
[3] | 黄德业,矿床地质,1994年,13卷,4期,75页
|
[4] | 张理刚,矿床地质,1994年,13卷,3期,195页
|
[5] | 徐九华,Spec Issue,1993年,16卷,289页
|
[6] | 徐九华,Spec Issue,1993年,16卷,328页
|
[7] | 杨士望,胶东半岛东部金矿地质,1993年
|
[8] | 赵一鸣,交代成矿作用及其找矿意义,1992年
|
[9] | 王鹤年,地质论评,1991年,37,250页
|
[10] | 徐九华,地质找矿论丛,1990年,1期
|
[11] | 李秉伦,国际金矿地质与勘探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513页
|
[12] | 晁援,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3,1989年,89页
|
[13] | 裘有守,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3,1988年,1页
|
[14] | 安家桐,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5,1988年,1页
|
[15] | 刘石年,地球科学,1987年,1期,39页
|
[16] | 团体著者,简明地球化学手册,1981年,189页
|
[17] | 刘英俊,元素地球化学,1987年
|
[18] | 李兆麟,矿床地质,1985年,4卷,4期,35页
|
[19] | 栾世伟,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3期,16页
|
[20] | 张理刚,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1984年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