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床地质  1999 

壳幔成矿学初探

Keywords: 壳幔成矿学,区域成矿学,壳幔相互作用,“岩石探针”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壳幔成矿学是联结深部地质学与区域成矿学的重要桥梁。将成矿作用与深部过程联系起来,进行壳幔成矿学研究,已成为当今区域成矿学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壳幔成矿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大陆壳幔多层圈相互作用与成矿关系,而壳幔成矿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支撑是“岩石探针”分析。壳幔成矿学研究应选择若干典型区域,采用演化历史分析与作用过程鉴别结合的思路,对岩石包体及其寄主岩和有关矿床进行深入研究,以查明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事件幕与成矿作用事件幕及其时空耦合关系,揭示多层位岩浆一热流体系统的演化历史及其对成矿元素富集成矿的制约,提出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过程模型,为建立新一代成矿学知识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

References

[1]  刘凤山 石准立.从闪长质岩石包体角度探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壳幔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1995,14(3):206-215,.
[2]  唐永成 吴言昌 等.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3]  邢凤鸣 徐祥.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J].岩石学报,1995,11(4):409-422,.
[4]  周新华.大陆地幔地球化学和岩石圈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217-222.
[5]  杜杨松 李学军.安徽铜陵典型矿区岩石包体研究及其岩浆——成矿作用过程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1997,3(2):171-182,.
[6]  杜杨松 李学军.安徽铜陵典型矿区岩石包体研究及其岩浆-成矿作用过程探讨[J].高校地质学报,1997,3(2):171-182.
[7]  许文良 迟效国 等.华北地台中部中生代闪长质岩石及深源岩石包体[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8]  周旬若 黄许陈.铜陵中酸性侵入岩同源包体特征及岩浆动力学[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3,12(1):20-31,.
[9]  唐永成,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1998年
[10]  周新华,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1996年,217页
[11]  肖庆辉,推进我国地质科学前沿研究的谋划,1992年
[12]  肖庆辉 贾跃明 等.推进我国地质科学前沿研究的谋划[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13]  周--若,岩石矿物学杂志,1993年,12卷,1期,20页
[14]  许文良,华北地台中部中生代闪长质岩石及深源岩石包体,1993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