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滇西墨江金厂金矿床时空四维结构模型
Keywords: 金矿床,矿床四维结构模型,热泉型硅质岩,超镁铁质岩,墨江金厂
Abstract:
对墨江金厂金矿关键性地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厂韧性剪切带(SZjc)、NWW向褶皱构造和金厂超镁铁岩体侵位构造是不同成矿期的控矿构造,金矿床有三种成因类型,分别对应三期三种不同类型的成矿作用。
References
[1] | 张旗 张魁武.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的初步研究[J].岩石学报,1988,4:37-48.
|
[2] | 程裕淇.中国区域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379-384.
|
[3] | 蔡新平.矿床结构模型与某些类型金矿床定位预测[J].地质科学,1998,33(3):329-337,.
|
[4] | 刘星 陈友春.墨江金矿的矿化空间分布规律[J].云南地质,1992,11(1):58-62,.
|
[5] | 李元.墨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J].云南地质,1992,11(4):308-317,.
|
[6] | 蒋志.金厂金镍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J].地质与勘探,1984(1):.
|
[7] | 陈炳蔚,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大地构造.地质专报,1987年,1页
|
[8] | 陈炳蔚 曲景川 等.三江地区主要大地构造问题及其与成矿的关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
[9] | 俞广钧.云南金矿床的主要类型及其找矿前景[J].地质与勘探,1989,25(1):27-28,.
|
[10] | 张志兰 张树发 等.云南墨江金厂金矿的同位素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14(4):29-40.
|
[11] | 张海涛 杨家瑞 等.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J].云南地质,1984,3(4):311-325.
|
[12] | 陈炳蔚 王铠元 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大地构造[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
[13] | 徐兴旺 马天林.新疆康古尔金矿床时空四维结构模型[J].矿床地质,1998,17(2):150-157,.
|
[14] | 蔡新平 中国科学院黄金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北衙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中国金矿研究新进展(第一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223-243.
|
[15] | 罗建宁 张正贵 等.三江特提斯沉积地质与成矿[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22-30.
|
[16] | 俞广钧 谢如勇.墨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J].地质与勘探,1986(2):11-17.
|
[17] | 蔡新平,地质科学,1998年,33卷,3期
|
[18] | Cai Xinping,Geology of Main gold Metallogenicbelts in Northern Part of China,1996年,78页
|
[19] | 蔡新平,中国金矿研究新进展.1,1994年,223页
|
[20] | 程裕淇,中国区域地质概论,1994年,239页
|
[21] | 陈炳蔚,三江地区主要大地构造问题及其与成矿的关系,1991年,8页
|
[22] | 更多...
|
[23] | 张旗,岩石学报,1988年,4期,437页
|
[24] | 张志兰,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14卷,4期,29页
|
[25] | 俞广钧,地质与勘探,1986年,22卷,2期,11页
|
[26] | 蒋志,地质与勘探,1984年,20卷,1期,6页
|
[27] | 张海涛,云南地质,1984年,3卷,4期,311页
|
[28] | 罗建宁,三江特提斯沉积地质与成矿,1982年,22页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