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明峪金矿地质特征及其与大河南岩体的关系
Keywords: 大河南岩体,上明峪金矿,太行山
Abstract:
太行山北部的大河南岩体内部分布有一些金矿床及大量金矿化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明峪金矿。大河南岩体侵位后,遭受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了近SN向和近EW向的两组断裂构造,断裂构造的活动使岩石强烈破碎形成破碎蚀变岩,岩浆热液萃取了花岗岩中的成矿元素并将其搬运至断裂带内,这种富含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在断裂带中与天水混合,导致热液中的成矿元素沉淀形成矿化。上明峪金矿的形成是岩浆热液与天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References
[1] | 王季亮,河北省中酸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1994年,213页
|
[2] | 王式光,岩石圈地球科学,1994年,29页
|
[3] | 石准立,冯景兰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文集,1990年,180页
|
[4] | 冯钟燕,地质学报,1984年,58卷,2期
|
[5] | 石准立.河北涞源花岗杂岩体岩浆演化与成矿.冯景兰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80-191.
|
[6] | 张理刚 陈振胜.两阶段水-岩同位素交换理论及其勘查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130..
|
[7] | 刘凤山 石准立.从闪长质岩石包体角度探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壳幔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1995,14(3):206-215,.
|
[8] | 冯钟燕 于方 等.太行山北段接触交代铜矿的特征、矿液性质和起源[J].地质学报,1984(2):.
|
[9] | 王式光 韩宝福 等.太行山北段王安镇岩体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岩石圈地球科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29-37.
|
[10] | 刘凤山 石准立.从闪长质岩包体角度探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壳幔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1995,14(3):206-215.
|
[11] | 王季亮 李丙泽 等.河北省中酸性岩体地质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213.
|
[12] | 朱永峰.热液矿床的石英脉及蚀变[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3):196-199.
|
[13] | 朱永峰 艾永富.关于岩浆热液矿床形成的几个问题:以斑岩型矿床为例[J].矿床地质,1995,14(4):380-384,.
|
[14] | 朱永峰,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5年,3期,196页
|
[15] | 张理刚,两阶段水-岩同位素交换理论及其勘查应用,1995年,232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