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生成地质环境、分带和流体演化
Keywords: 含金镁矽卡岩,地质环境,分带,流体演化,安徽三铺
Abstract:
世界上的含金矽卡岩大多属钙矽卡岩型,镁矽卡岩金矿床十分稀少。本文介绍我国安徽北部三铺地区镁矽卡岩金(铜、铁)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该区含金(铜、铁)镁矽卡岩主要产于地台断拗区燕山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中上寒武统白云质大理岩外接触带。岩体内接触带发育钙矽卡岩和钾长石化,局部有辉钼矿话产出。金矿化与铜的硫化物密切共生,属于镁矽卡岩的退化热液交代作用产物。金属矿化分带序列自蚀变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到镁矽卡岩、蛇纹岩化白云质大理岩依次为:Mo→Fe→Cu(Au)。矿物共生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交代成矿作用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①镁(钙)矽卡岩阶段;②铁(镁)氧化物阶段;③碳酸盐(石英)-硫化物和金矿化阶段。
References
[1] | 任纪舜 姜春发.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124.
|
[2] | 刘福田 曲克信.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层析成象[J].地球物理学报,1989,32(3):281-291,.
|
[3] | 李秉伦 石岗.矿物包裹体气体成分的物理化学参数图解[J].地球化学,1986,2:126-137.
|
[4] | 赵一鸣 林文蔚.中国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和主要地质特征[J].矿床地质,1997,16(3):193-203,.
|
[5] | 赵一鸣 吴家善 等.陕西洛南地区镁夕卡岩型铁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找矿标志[J].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2(第1号):29-50.
|
[6] | (英)Shepherd T J 张恩世等(译).流体包裹体研究实践指南[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1-154.
|
[7] | 张恩世(译),流体包裹体研究实践指南,1990年,1页
|
[8] | 李秉伦,地球化学,1986年,15卷,2期,126页
|
[9] | 赵一鸣,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2年,1期,29页
|
[10] | 任纪舜,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0年,1页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