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床地质  2001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Keywords: 金矿,矿源层,岩浆活动,矿床成因,朱拉扎嘎,内蒙古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占界地层中首次找到的大型金矿床,其独特的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规模引起了国内外地质学界的关注。文章对该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进行了综述,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总结,对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与国内外典型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朱拉扎嘎金矿的容矿围岩为中元占界朱拉扎嘎毛道组浅变质碎屑岩,但是矿区内外大量产出的海西期侵入岩和金矿的主成矿年龄[(275±6)Ma]等证据表明,朱拉扎嘎金矿的形成与海西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金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早期金在中元古代海盆地中预富集,之后,晚期地层中的金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再次富集成矿。因此,朱拉扎嘎金矿床属丁沉积.改造型中温热液金矿床。

References

[1]  胡受奚 王鹤年.中国东部金矿地质学及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43.
[2]  郑明华.层控金矿床概论[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9..
[3]  邱家骧.应用岩浆岩岩石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205-206.
[4]  罗镇宽 关康.中国金矿床概论[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5]  刘英俊.江南金矿及其成矿地球化学背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季峻峰 刘英俊.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两类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兼论两阶段成矿机制[J].地球化学,1994,23(3):226-234,.
[7]  牛贺才 马东升.湘西层控金矿床成因机制的研究[J].矿床地质,1992,11(1):65-75,.
[8]  芮宗瑶 施林道 等.华北陆块北缘及邻区有色金属矿床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110-139.
[9]  陆松年.在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中寻找金,银矿床的思路与前景[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7,20(1):12-16,.
[10]  马启波.中国热液金矿床含金建造及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11]  陈殿凯 周旦生.围山城层控金银矿特征和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1984(1):37-46.
[12]  王鹤年 凌井生.广东河台糜棱岩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1989,8(2):61-71,.
[13]  丁悌平 蒋少涌 等.华北元古庙铅锌成矿带稳定同位素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35.
[14]  季峻峰 刘英俊 等.江西金山剪切带型金矿床两类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兼论两阶段成矿机制[J].地球化学,1994(3):226-233.
[15]  刘英俊 季峻峰 等.湘东北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中金等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1989(4):1-9.
[16]  刘英俊 马东升.论江南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地球化掌[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1,11(2):130-138,.
[17]  刘友梅 杨蔚华.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J].地质地球化学,1996,(1):25-30,.
[18]  陆建军.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2):293-302,.
[19]  陆松年.在华北地台中-新元古界中寻找金、银矿床的思路与前景[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1997,20(1):12-16.
[20]  罗献林.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90,10(1):13-26,.
[21]  更多...
[22]  罗镇宽.中国大规模岩金矿床类型及找矿远景分析[J].黄金地质,1995,1(1):20-26,.
[23]  马东升.江南元古界层控金矿的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7(4):753-764,.
[24]  邵和明.内蒙古中、上元古界地层的找金远景[J].内蒙古地质,1999(1):1-5.
[25]  涂光炽.我国原发金矿类型的划分和不同类型金矿的远景剖析[J].矿产与地质,1990,4(1):1-10,.
[26]  涂绍雄 高艳君.广东新洲金矿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研究[J].地质论评,1990,36(3):200-209,T001.
[27]  王秀璋 程景平.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的三阶段成矿模式[J].矿床地质,1995,14(4):322-328,.
[28]  徐国风 邵洁涟.金及相关金属矿物的成因标型特征[J].地球科学,1981(2):155-165.
[29]  马振东 李艳霞.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的物源及富集机制的地球化学研究[J].矿床地质,1999,18(2):110-120,.
[30]  邵和明,内蒙古地质,1999年,1期,1页
[31]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朱拉扎嘎金矿区地质普查报告,1999年
[32]  胡受奚,中国东部金矿地质学及地球化学,1998年,115页
[3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湖南省沃溪式层控金矿地质,1996年,1页
[34]  芮宗瑶,华北陆块北缘及邻区有色金属矿床地质,1994年,110页
[35]  马启波,中国热液金矿床含金建造及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1994年,29页
[36]  陆建军,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2期,293页
[37]  应汉龙 陆德复.国外超大型浅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J].贵金属地质,1997,6(4):296-304,.
[38]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湖南省沃溪式层控金矿地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1-292.
[39]  朱恺军 范宏瑞.金山金矿的地质和形成条件[J].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1991,3(2):177-185.
[40]  刘英俊,江南金矿及其成矿地球化学背景,1993年
[41]  罗镇宽,中国金矿床概论,1993年,81页
[42]  丁悌平,华北元古宙铅锌成矿带稳定同位素研究,1992年,9页
[43]  马东升,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4期,753页
[44]  朱恺军,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1年,3卷,2期,177页
[45]  邱家骧,应用岩浆岩岩石学,1991年,161页
[46]  涂光炽,矿产与地质,1990年,4卷,15期,1页
[47]  涂光炽,中国科学院赴前苏联黄金地质考察团报告,1990年
[48]  刘英俊,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年,4期,1页
[49]  郑明华,层控金矿床概论,1989年
[50]  陈殿凯,矿床地质,1984年,3卷,1期,37页
[51]  徐国风,地球科学,1981年,2期,155页
[5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矿局,阿拉坦敖包幅 (1/20 )地质报告,1980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