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昌烈.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地质[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
|
[2] | 赵一鸣 林文蔚 等.中国夕卡岩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354.
|
[3] | 董永观.八家子夕卡岩铅锌矿床的蚀变矿化分带特征[J].矿床地质,1986,5(4):82-93.
|
[4] | 黑龙江地质局第二地质队.黑龙江西山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铁铜矿产专辑(第二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4.168-177.
|
[5] | 李明琴 税哲夫.广西拉么铜锌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广西地质,1997,10(4):31-34,.
|
[6] | 李赞春 唐尚熹.上犹焦里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江西地质,1990,4(4):357-369,.
|
[7] | 李兆龙 张连营.山西省刁泉银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J].矿床地质,1999,18(1):11-21,.
|
[8] | 梁有彬.广西伴生银矿床地质特征与综合开发[J].广西地质,1990,3(2):59-63.
|
[9] | 毛景文 李红艳 等.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215.
|
[10] | 王力松.湖南铜山岭东区铜铅锌矿地表矿化细脉对找矿的意义.铁铜矿产专辑,第五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5.130-143.
|
[11] | 王书凤 张绮玲.柿竹园矿床地质引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32.
|
[12] | 赵一鸣 谭惠静 等.闽西南地区马坑式钙夕卡岩型铁矿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第1号(专辑1)[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1-141.
|
[13] | 赵一鸣.交代岩分类及其含矿性初探[J].矿床地质,1986,5(4):1-13.
|
[14] | 赵一鸣.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的交代分带[J].矿床地质,1997,16(2):120-129,.
|
[15] | 赵一鸣 张轶男.我国夕卡岩矿床中的辉石和似辉石特征及其与金属矿化的关系[J].矿床地质,1997,16(4):318-319,.
|
[16] | 赵一鸣 张轶男.含金夕卡岩矿床产出构造环境和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志[J].地学前缘,1999,6(1):181-183,.
|
[17] | 庄锦良 童潜明 等.湖南地区铜铅锌锡隐伏矿床研究.地质专报(四),矿床与矿产,40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66-68.
|
[18] | 赵一鸣,地学前缘,1999年,6卷,1期,181一193页
|
[19] | 毛景文,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1998年,1页
|
[20] | 更多...
|
[21] | 赵一呜,内蒙古东南部铜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模式,1994年,1页
|
[22] | 庄锦良,地质专报.4 矿床与矿产,1993年,40卷,66页
|
[23] | Zhao Y,Progress in Geology of China(1989-1992),1992年,153页
|
[24] | Zhao Y,Sham--their genesis and metallogeny,1991年,165页
|
[25] | 梁有彬,广西地质,1990年,3卷,2期,59页
|
[26] | 赵一呜,中国夕卡岩矿床,1990年,1页
|
[27] | 胥友志,东坡矿田及其外围锡铅锌隐伏矿床研究,1989年
|
[28] | 王书凤,柿竹园矿床地质引论,1988年,1页
|
[29] | 王昌烈,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地质,1987年,1页
|
[30] | 董永观,矿床地质,1986年,5卷,4期,82页
|
[31] | 赵一鸣,矿床地质,1986年,5卷,4期,1页
|
[32] | 赵一鸣,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3年,1卷,1页
|
[33] | 黑龙江地质局第二地质队,铁铜矿产专辑.2,1974年,168一177页
|
[34] | 赵一鸣 王大畏.内蒙古东南部铜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模式[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
[35] | 王力松,铁铜矿产专辑.5,1975年,130一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