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床地质  2001 

动力系统转换与金成矿作用

Keywords: 动力系统转换,金成矿作用,构造环境,过渡构造转换机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动力系统转换与成矿是成矿作用动力学深层次的探索,它是在单一动力系统基础上进行系统与系统间成矿作用的研究。经对华北地台北缘夹皮沟金矿带的研究,认为它们主要分布在多性质动力系统之间,即海底扩张-大陆张裂之间、古陆隆起-边缘滑脱之间、韧-脆性剪切之间和高序次一低序次之间的转换和过渡地带,各过渡地带的构造转换机制分别经历过分支拉压双生性、蠕变重熔活化性、对剪渗透萃取性和弯曲脉动贯人性四个阶段。对各阶段不同动力系统间的转换成矿机制的研究将加深对金矿床成因和成矿背景的认识,通过各自动力系统的鉴别,可将成矿预测集中转向于不同动力系统间的转换地段。

References

[1]  翟裕生 张胡 等.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97-125.
[2]  邓军 方云.剪切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J].地学前缘,1999,6(1):115-127,.
[3]  王绳祖.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J].地质学报,1993,67(1):1-18,.
[4]  陈毓川 裴荣富 等.中国矿庆成矿系列初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104.
[5]  吕古贤 林文蔚 等.构造物理化学与金成矿预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397-419.
[6]  邓军 吕古贤.构造应力场转换与界面成矿[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8,19(3):244-250,.
[7]  邓军 翟裕生 等.剪切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动力学系统模拟[J].地学前缘,1999,6(1):115-128.
[8]  刘大瞻 曲森.黄泥岭岩体的基本特征[J].吉林地质,1994,13(4):41-49,7.
[9]  孙忠实 邓军.吉林钾长花岗岩构造背景及铀对大型金矿床的控制[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9,20(2):163-168,.
[10]  孙忠实 邓军.金,硅和硫化物迁移富集层次性模拟实验与构造机制研究[J].现代地质,1999,13(3):329-333,.
[11]  翟裕生.论成矿系统[J].地学前缘,1999,6(1):13-27,.
[12]  翟裕生.论成矿系统[J].四川地质科技情报,1999,(3):23-34,.
[13]  吕古贤,构造物理化学与金矿成矿预测,1999年,397页
[14]  翟裕生,区域成矿学,1999年,15页
[15]  Zhai Y S,Global Tectonics and Metallogeny,1998年,6卷,3/4期,173页
[16]  Zhai Y S,Sci China D,1998年,41卷,suppl期,7页
[17]  於崇文,成矿作用动力学,1998年,1页
[18]  更多...
[19]  陈毓川,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1998年,1页
[20]  翟裕生,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1997年,97页
[21]  翟裕生 邓军.区域成矿学[M].地质出版社,1999..
[22]  於崇文 岑况 等.成矿作用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1-230.
[23]  邓军.胶东西北部构造体系及金成矿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24]  邓军,胶东西北部构造体系及金成矿动力学,1996年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