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床地质  2012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铜金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Keywords: 地质学,铜金矿床,成矿作用,控矿条件,矿质来源,多宝山地区,黑龙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黑龙江省多宝山地区发育多期以铜金为主的成矿作用。加里东中期形成了斑岩型铜钼(金)矿床,燕山早期主要形成了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燕山晚期形成了浅成热液型金矿床。不同时期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古生代海相火山岩为主的地层的控制,同时,受到NE向和NW向2组断裂交叉形成的环(菱)形构造的控制。各期岩浆作用最晚阶段形成的硅铝质含量较高且成矿元素明显富集的小型侵入体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多宝山地区是不同时代构造-岩浆作用的中心地带,富含铜、金等成矿组分的中奥陶统多宝山组海相火山岩地层是不同时代矿床的统一矿质来源,导致不同时代的成矿作用叠加发生、不同时代矿产种类具有一致性以及矿床集中分布等特点。

References

[1]  陈 静,孙丰月. 2011.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床锆石U-Pb 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黄金地质,32(5):18-22.
[2]  陈美勇,刘俊来,胡建江,邹运鑫,张宏远. 2008. 大兴安岭北段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的发现及意义[J]. 地质通报,27(4):584-587.
[3]  崔 根,王金益,张景仙,崔 革. 2008. 黑龙江多宝山花岗闪长岩的锆石SHR 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世界地质,27(4): 391-392.
[4]  杜 土奇,赵玉明,卢秉刚,马德有. 1988. 多宝山斑岩铜矿床[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52-155,302-306.
[5]  付艳丽,杨言辰. 2010. 黑龙江省争光金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J]. 黄金地质, (31)6 :13-18.
[6]  葛文春,吴福元,周长勇,张吉衡. 2007. 兴蒙造山带东段斑岩型Cu, Mo 矿床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科学通报, 52 (20):2411.
[7]  韩振新,郝正平,等. 1996. 黑龙江省主要成矿带矿床成矿系列[M]. 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97-106,151.
[8]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 1993. 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地质出版社. 65-66.
[9]  李德荣, 朱朝利, 吕 军, 崔 根. 2010. 黑龙江三矿沟-多宝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J]. 中国矿业, 19(增刊):142-146.
[10]  Feiss P G. 1978. Magmatic sources of copper i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e[J]. Econ. Geol., 73: 397-404.
[11]  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等. 2004. 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矿床成矿系列及其演化[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9-81.
[12]  李德荣, 吕福林, 刘素颖, 吕 军. 2011.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 中国地质,38(2):415-424.
[13]  刘宝山, 吕 军. 2006. 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30(4): 481-485.
[14]  刘 军,武 广,钟 伟,朱明田. 2009. 黑龙江省三矿沟矽卡岩型铁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岩石学报,25(10):2639-2646.
[15]  刘 杨, 程学展, 王喜臣, 刘金英, 王 琳, 王训练. 2008. 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铜金属来源与富集规律[J]. 地质科学, 43(4): 671-684.
[16]  吕 军, 岳邦江, 王建民, 于荣文, 张大鹏. 2005a. 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J]. 地质与资源, 14(4): 256-264.
[17]  吕 军, 王建民, 岳邦江, 王洪波, 于荣文, 赵立国. 2005b. 三道湾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地质与勘探, 41(3): 33-37.
[18]  吕 军, 赵志丹, 曹亚平, 韩振哲, 张爱奎, 于俊川. 2009.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中国地质, 36(4): 853-860.
[19]  吕鹏瑞,顾雪祥,李德荣,彭涛涛,张明洋. 2011. 黑龙江嫩江地区三矿沟矽卡岩型铜-铁-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J]. 地质通报,30(10):1564-1573.
[20]  毛景文, 张建东, 郭春丽. 2010. 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银铅锌-远接触带热液金矿矿床模型: 一个新的矿床模型——以德兴地区为例[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32(1):1-13.
[21]  谭成印. 2009. 黑龙江省主要金属矿产构造-成矿系统基本特征(博士论文)[D]. 导师: 杜杨松.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175 -178.
[22]  更多...
[23]  谭成印, 王根厚, 李永胜. 2010.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9(2/3): 436-445.
[24]  王喜臣, 王训练, 王 琳, 刘金英, 夏 斌, 邓 军, 徐秀梅. 2007. 黑龙江多宝山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J]. 地质科学, 42(1): 124-133.
[25]  武子玉, 王洪波, 徐东海, 周永昶. 2005. 黑龙江黑河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J]. 地质论评, 51(3): 264-267.
[26]  武子玉, 孙有才, 王保全. 2006. 黑龙江争光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研究[J]. 地质与勘探, 41(1): 38-42.
[27]  赵广江,候玉树,程富强. 2007. 黑龙江黑河市争光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J]. 有色金属,59(3):91-94.
[28]  赵胜金,刘俊来,白相东,赵海滨,吕 军,陈 越,陈美勇. 2010. 黑龙江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J]. 矿床地质,29(3):476-488.
[29]  赵一鸣,毕承思,邹晓秋,孙亚莉,杜安道,赵玉明. 1997. 黑龙江多宝山、铜山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 锇同位素年龄[J]. 地球学报,18(1): 61-67.
[30]  赵元艺,马志红,仲崇学. 1997. 多宝山铜矿床成矿作用地球化学[J].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1):28-3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