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矿床地质  2013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Keywords: 地质学,富铁矿,成因类型,地质特征,找矿潜力,中国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_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_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_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References

[1]  李厚民, 王瑞江, 肖克炎, 刘亚玲, 李立兴. 2010. 立足国内保障国家铁矿资源需求的可行性分析[J]. 地质通报, (1): 1-7.
[2]  李厚民, 陈毓川, 李立兴, 王登红,等. 2012. 中国铁矿成矿规律[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46页.
[3]  李延河, 张增杰, 伍家善, 高龙平. 2011. 冀东马兰庄条带状硅铁建造的变质时代及地质意义[J]. 矿床地质, 30(4): 645-653.
[4]  更多...
[5]  刘俨然, 金明霞, 邢雪芬, 叶景隆, 李效兰, 沈敢富. 1985. 康滇地轴花岗岩类及其与成矿关系[J].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利,第6号: 1-21.
[6]  吕古贤. 1988. 海南岛石碌铁矿含矿岩系中火山岩的新发现与研究[J]. 中国区域地质, (1): 52-56.
[7]  毛景文,张作衡,裴荣富,等. 2012. 中国矿床模式概论[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5.
[8]  裴荣富, 陶惠亮, 叶庆同, 赵一鸣, 王立华. 1961. 论我国富铁矿已知重要类型的成矿地质特征[J]. 地质学报, 41(2): 95-111.
[9]  潭顺道. 1979. 我国富铁矿找矿对象初辨[A]. 全国铁矿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 4.
[10]  田培仕. 1990. 新疆预顺开普台铁铜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J]. 矿产与勘查, (5): 17-26.
[11]  万渝生,董春艳,颉颃强,王世进,宋明春,徐仲元,王世炎,周红英,马铭株,刘敦一. 2012.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形成时代——SHRIMP锆石U-Pb定年[J]. 地质学报,86(9): 1447-1478.
[12]  万子益. 1986. 西藏主要铁矿类型地质特征简介[J]. 矿床地质, 5(4): 24-31.
[13]  王恩德, 夏建明, 赵纯福, 付建飞, 侯根群. 2012. 弓长岭铁矿床磁铁富矿形成机制探讨. 地质学报, 86(11): 1761-1772.
[14]  王寒竹. 1983. 广东海南岛石碌铁矿富钾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的发现及意义[J]. 地球科学, (2): 99-113.
[15]  王立华, 宋学信. 1981. 新疆式可布台和莫托沙拉铁矿成因研究报告[R]. 内部研究资料.
[16]  王志华, 张作衡, 蒋宗胜, 洪 为, 田敬全. 2012. 西天山智博铁矿床磁铁矿成分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J]. 矿床地质, 31(5): 983-998.
[17]  姚培慧, 王可南, 杜春林, 林镇泰, 宋 雄,等. 1993. 中国铁矿志[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662页.
[18]  于玉帅, 杨竹森. 2012. 西藏岗底斯措勤尼雄滚纠铁矿成矿作用探讨[J]. 矿床地质, 31(增刊):1007-1008.
[19]  袁 涛. 2003. 新疆西天山莫托沙拉铁锰矿与式可布台铁矿床地质特征对比[J]. 地质找矿论丛, 18(增刊):88-92.
[20]  谢桂青, 李瑞玲, 蒋国豪, 赵财胜, 赵海杰, 侯可军, 潘怀军. 2008. 鄂东南地区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金云母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背景初探[J]. 岩石学报, 24: 1703-1714.
[21]  许德如, 马 驰, 李鹏春, 夏 斌, 张玉泉. 2007. 海南岛变碎屑沉积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81(3): 381-393.
[22]  张仁杰,马国干,冯少南,鄢道平. 1992.海南石碌铁矿的Sm-Nd法年龄及其意义[J].地质科学,(1): 38-43.
[23]  张 寿, 张宝贵. 1979. 对北方地区风化淋滤型红富矿形成条件的初步分析[A]. 全国铁矿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 21.
[24]  张振亮, 高永伟, 班建房, 王 腾. 2012. 西天山古生代铁矿床成矿类型和成因初探[J]. 矿床地质, 31(增刊): 171-172.
[25]  张作衡, 洪 为, 蒋宗胜, 段士刚, 王志华, 李风鸣, 石福品, 赵 军, 郑仁乔. 2012. 新疆西天山晚古生代铁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化类型及形成环境[J]. 矿床地质, 31(5): 941-964.
[26]  赵一鸣, 艾惠珍, 仇定茂. 1966. 四川泸沽大顶山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R]. 内部研究报告.
[27]  赵一鸣, 毕承思, 李大新. 1983. 中国主要矽卡岩铁矿床的挥发组分和碱交代特征[J]. 地质论评, 29(1): 66-74.
[28]  鞍钢地质勘探公司. 1975. 鞍山式富铁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A]. 铁铜矿产专辑(第三集)[C]. 北京:地质出版社. 1-18.
[29]  蔡本俊. 1980.长江中下游地区内生铁铜矿床与膏盐的关系[J].地球化学,(2): 193-199.
[30]  陈毓川, 盛继福, 艾永德. 1991. 梅山铁矿——一个矿浆热液矿床[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矿床地质研究所分刊, 2(1): 26-48.
[31]  程裕淇. 1957. 中国东北部辽宁山东等省前震旦纪鞍山式条带状铁矿中富矿的成因问题. 地质学报, 37(2): 153-180.
[32]  程裕淇, 赵一鸣, 陆松年. 1976. 我国主要铁矿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对寻找富铁矿的初步意见[J]. 地质矿产研究, (3): 1-23.
[33]  程裕淇, 赵一鸣, 陆松年. 1978. 中国几组主要铁矿类型[J]. 地质学报, 52(4): 253-268.
[34]  程裕淇, 赵一鸣, 林文蔚. 1994. 中国铁矿床[A]. 见:宋叔和主编. 中国矿床(中册)[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386-478.
[35]  董连慧, 冯 京, 庄道泽, 李凤鸣, 屈 迅, 刘德权, 唐延龄. 2011. 新疆富铁矿成矿特征及主攻类型成矿模式探讨[J]. 新疆地质, 29(4): 416-422.
[36]  段士刚, 张作衡, 赵 军, 蒋宗胜, 洪 为. 2012. 新疆西天山敦德大型铁锌矿床地质特征[J]. 矿床地质, 31(增刊): 99-100.
[37]  广东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934队. 1979. 海南石碌铁矿北一段钴、铜矿床地质勘探报告[R]. 内部资料.
[38]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2010. 河北省沙河市白涧铁矿详查地质报告[R]. 内部资料.
[39]  洪学宽, 姚良德, 杨志达, 于 莉. 2012. 鞍山-本溪地区鞍山式铁矿床找矿模型[R]. 内部研究报告.
[40]  江苏省冶金地质局第一地质队. 1964. 江苏省南京梅山铁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R]. 内部资料.
[41]  蒋寄云. 1979. 海南石碌富铁矿成因. 全国铁矿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 153-154.
[42]  蒋宗胜, 张作衡, 王志华, 段士刚, 洪 为. 2012. 西天山智博铁矿床成因初探[J]. 矿床地质,31(增刊): 115-116.
[43]  《矿产资源工业要求手册》编委会. 2010. 矿产资源工业手册[M]. 北京:地质出版社. 82-94;882.
[44]  李秉伦. 1997. 根据矿物包体试论弓长岭二矿区磁铁富矿的成因及找矿标志[J]. 地质与勘探, (6): 3-11.
[45]  任纪舜, 姜春发, 张正坤, 秦德余. 1980.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24页.
[46]  沈保丰. 2012. 中国BIF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远景[J]. 地质学报, 86(9): 1376-1395.
[47]  沈承珩, 王守伦, 陈森煌, 张祯堂,等. 1995. 世界黑色金属矿产资源[M]. 北京:地质出版社. 486页.
[48]  沈其韩. 1998. 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英岩地质特征和形成的时代背景[A]. 见: 程裕淇主编. 华北地台早前武纪地质研究论文集[C]. 北京:地质出版社. 1-30.
[49]  施继锡,李本超. 1980.根据鞍本地区包裹体研究试论弓长岭磁铁富矿的成因[J].地球化学,(1): 43-53.
[50]  石准立, 熊鹏飞, 王定域, 黄克宽. 1981. 湖北铁山"大冶式"铁矿床矿浆成因问题[J]. 地球科学, 15(2): 145-154.
[51]  宋瑞祥, 主编. 1996.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M]. 北京:地质出版社. 74-76.
[52]  孙 枢, 陈志明, 汪寿松. 1979. 论河南午阳地区古风化壳型富铁矿的前景[A]. 全国铁矿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 86.
[53]  赵一鸣, 林文蔚, 毕承思, 李大新, 蒋崇俊. 1990. 中国矽卡岩矿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354页.
[54]  赵一鸣. 2004.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保证程度和对策[J]. 地质论评, 50(4):396,417.
[55]  赵一鸣, 毕承思. 2004. 铁矿床. 见:赵一鸣,吴良士,主编. 中国主要金属矿床成矿规律[M]. 北京:地质出版社. 13-62.
[56]  赵一鸣, 吴之暾. 1960. 山西岚县袁家村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中富铁矿的地质特征[R]. 内部研究报告.
[57]  赵一鸣, 吴良士, 毕承思, 邓颂平. 2005. 1:500万中国铁矿资源图及说明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5页.
[58]  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8. 铁矿勘查进展与找矿思路[R]. 内部资料.
[59]  Zhang S H, Liu S W, Zhao Y, Yang J H, Song B and Liu X M. 2007. The 1.75—1.68 Ga anorthosite-mangerite-alkali granitoid-rapakivi granite suite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China Craton: Magmatism related to a Paleoproterozoic orogeny[J]. Precambrian Research, 155: 287-3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