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心肺复苏中基础及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优化实施的探讨

, PP. 1883-1886

Keywords: 心肺复苏,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初步探讨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方案中基础及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优化实施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跳停搏患者3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196例,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方案治疗;B组:190例,在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方案基础上优化实施治疗。具体方案为:(1)基础生命支持阶段的优化。判断神志→呼救→摆放体位→开放气道→人工循环→人工呼吸(人工循环∶人工呼吸为30∶2),由传统的ABC步骤调整为ACB。(2)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的优化,①成立5人心肺复苏小组(2名医生,3名护士);②基于复苏指南中已肯定疗效的复苏药物,在目前应用的合理剂量及时间内建立复苏药物的统一应用流程,保证复苏药物应用的规范化;③在1min内完成电除颤;④在3min内完成气管插管;⑤“THUMPER”1007型心肺复苏仪适当延长心肺复苏时间至1h,保证有效按压。分别观察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24h存活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A、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5.82%(31/196)和26.84%(51/190),A、B组自主呼吸恢复率分别为14.80%(29/196)和25.26%(48/190),B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及自主呼吸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P<0.05);A、B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12.38±3.96)min和(7.52±2.87)min,A、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52.70±10.80)min和(76.56±8.29)min,B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B组24h存活率分别为15.82%(31/196)和26.84%(51/190),A、B组出院存活率分别为13.27%(26/196)和21.58%(41/190),B组24h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优化实施方案较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和24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References

[1]  李亚敏, 张宏亮, 贺志飚, 等. 心肺复苏中基础及进一步生命支持阶段优化实施的探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7):1883-1886.
[2]  李明,李华,钟雪梅.心肺复苏后迟发性心脏填塞3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07):663. [2]王晓红,周文杰,杨晓军,等.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复苏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8):1947.  Wang Xiaohong,Zhou Wenjie,Yang Xiaojun,et al.Heme oxygenase-1 protects rats against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resuscitation[J].J Third Mil Med Univ,2013,35(17):194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