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90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预后影响因素随访研究

, PP. 842-845

Keywords: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随访,预后,间质性肺病,恶性肿瘤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 研究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根据Bohan和Peter诊断标准,选择2000-2008年本院DM(n=60)和PM(n=30)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访至2009年8月或死亡时。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血清肌酸激酶、肺病、心脏受累、伴发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强的松、丙种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分析20例行肌活检检查的特点。 结果 90例患者平均51岁(6~74岁),其中男性29例,女性61例。四肢近端肌肉为最常见受累肌(83.3%),其次依次为颈肌(25.6%)、咽喉肌(12.2%)和咀嚼肌(2.2%)。42例(46.7%)并发肺部疾患,其中29例(32.2%)确诊为肺间质病变。13例(14.4%)合并心脏受累。13例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其中DM合并结缔组织病9例,PM合并4例。PM和DM各合并恶性肿瘤2例。20例行肌活检示11例有典型炎性细胞浸润,4例有皮肌炎病理学改变,未见明显异常2例。随访期间死亡18例,其中PM死亡5例(16.67%),DM死亡13例(21.67%)。发病1年生存率为90.0%,5年生存率为84.4%,9年生存率为80.0%。痊愈率为22.2%,部分缓解率36.7%,复发率为20.0%。发病年龄较大(P=0.0038)、合并间质性肺炎(P=0.0133)和恶性肿瘤(P=0.0049)是主要死因。恶性肿瘤(RR=6.34,P=0.0012)是预后差的预测因素,持续激素治疗(RR=0.05,P=0.0047)和持续免疫抑制治疗(RR=0.10,P=0.0276)则是PM和DM的保护因素。 结论 58.9%的患者可获得痊愈或部分缓解。发病年龄较大,合并间质性肺炎、恶性肿瘤是PM和DM预后差主要因素,而持续激素治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则是保护因素。

References

[1]  骆文静,蒲传强,石强. 90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预后影响因素随访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8):842-845.
[2]  姚金萍,段炼,徐梓辉.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2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3):2555. [2]高乐女,李景怡.以多发性肌痛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03):305. [3]冯辉亮,李开龙,左洪炜.多发性肌炎合并肾、肺、心和肝等多脏器损害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21):199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