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
107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住院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PP. 1821-1823 Abstract: 目的了解广西20年来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构成特点及变化趋势,并探讨可能的原因,为制定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85-2004年20年间广西23家医院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075例,分4个年段(1985-1989年、1990-1994年、1995-1999年、2000-2004年)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构成比从第1年段(1985-1989年)的30.69%降至第4年段(2000-2004年)的7.34%,排序从原来的第2位降至第4位。好发年龄均为20~39岁,农村妇女总的构成占55.44%,城镇与农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80年代和90年代都以晚期病例为主,2000年后Ⅰ期和Ⅱ期病例占53.5%,不同时期各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7,P>0.05)。治疗以化疗为主(82%)。结论广西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构成中,排序由20世纪80年代的第2位降至90年代后的第4位,有逐渐下降趋势,可能与妇女生育观念转变、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有关。早期确诊率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