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实验研究, PP. 1839-1843 Abstract: 目的探讨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18具成人尸体正常颈椎标本,剔除其周围软组织至清楚显露椎体前壁。CT扫描后,用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并测量C3~C7个体化置钉参数,包括进钉点(即椎弓根中轴线在椎体前壁投影点)、置钉方向(螺钉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的倾斜角度)以及螺钉长度。严格按照测量结果,直视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作CT扫描,评价置钉效果。结果进针点:C3、C4位于置钉椎弓根对侧,正中矢状面旁2~3mm,距上终板6~7mm;C5~C7与置钉椎弓根同侧,其中C5位于正中矢状面旁1~2mm,距上终板7.0~7.5mm,C6、C7则为4~5mm和7.5~8.5mm。置钉方向:理想角度在C3、C4为外倾角46°~47°,头倾角-11°~-7°;在C5外倾角约48°,头倾角接近0°;C6、C7为36°~40°和8~13°。螺钉长度:可选择28、30、32mm,其直径为3.5mm。本组共置钉144枚。术后CT示,全部螺钉均经椎体前方置入椎弓根内抵达侧块。其中,有16枚胀破椎弓根外侧皮质,3枚穿破外侧皮质(均发生在C3、C4节段)。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