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1996
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虫染色体与典型涡鞭毛虫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PP. 331-336 Abstract: 我们实验室与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多年来在特殊涡鞭毛虫——尖尾虫(Oxyrrhismarina)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上作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所报道的是这些工作中的一部分。对尖尾虫(Oxyrrhismarina)的永久浓聚染色体的精细形象以及不同固定方法对其精细形象的影响作了观察,并与人肠道细菌的类核体、典型涡鞭毛虫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和鞭毛虫眼虫(Euglenasp.)的永久浓聚染色体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细菌的类核体的精细形象受固定方法的影响极大。反之,不同的固定方法对于眼虫染色体的精细形象则看不出有任何显著的影响。至于典型涡鞭毛虫类的染色体,单用OsO[4]或用戊二醛-OsO[4]双固定法固定,都会得到典型涡鞭毛虫类染色体的横带样结构,然而单纯用戊二醛固定,却会得到大不相同的形象。在这方面尖尾虫的染色体与一般的涡鞭毛虫类的染色体相距甚远,其染色体的精细形象本身也与眼虫类的染色体较为相似,而与一般涡鞭毛虫类的大不相同。本工作所得到的结果与以前我们在不同方面所得到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全都表明,尖尾虫与典型涡鞭毛虫有着一系列重大的差异,实际上代表着一个介于一般鞭毛虫类与典型涡鞭毛虫类之间的特殊类群;因此建议在原生生物中设立一个新的门——尖尾虫门(PhylumOxyrrhinea)。这一主张正好与90年代国际上对尖尾虫与大量的涡鞭毛虫所作的分子进化研究结果(Lenaers等,1991)相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