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2002
山地次生林破碎化对喜鹊繁殖功效的影响, PP. 220-225 Abstract: 于1999-2000年春夏两季,在左家自然保护区及土门岭地区研究了破碎化山地次生林斑块面积对喜鹊(Picapica)繁殖功效的影响。运用GPS定位系统确定了12块大(>20hm[2],n=4)、中(10-20hm[2],n=3)、小(<10hm[2],n=5)3种类型的含喜鹊巢的次生林斑块及2块毗邻的含喜鹊巢的连续分布次生林(>200hm[2])对照样地(每块面积20hm[2])。观测了各斑块及对照样地中喜鹊产第1枚卵的时间、窝卵数、平均卵重、出雏量及雏鸟出飞量等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斑块面积对喜鹊的繁殖功效存在着显著的影响;②喜鹊在对照样地和大面积斑块中的平均产卵时间早于小斑块中的11.62d;③照样地和大面积斑块内的窝卵数略高于中、小面积斑块内,但差异不显著;④各斑块及对照样地中的平均卵重无显著差异,小面积斑块中的出雏率和雏鸟出飞率均最低(51.17%和42.88%),大面积斑块中的出雏率最高(72.12%),对照样地略次之(71.93%),对照样地中的雏鸟出飞率最高(65.45%),大面积斑块次之(62.71%);⑤喜鹊在小面积次生林斑块中繁殖功效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巢损失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