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1994
泉水鱼的系统发育关系, PP. 26-35 Abstract: 泉水鱼(Pseudogyrinocheilusprovhilus)是我过特有的一种鲤鱼科鱼类,他广泛分布于宜昌以上长江上游干流、长江在四川境内的支流和乌江中,长栖息于山溪溪流及具流水的岩洞中;以舔刮底栖生物为食。他具有十分独特的口唇结构。不少学者对其分类作过研究,SauvageetDabry(1880)将泉水鱼认做一个种,置于Discognathus属中,命名为G.prochilus;Tchang;(张春霖,1992)将泉水鱼鉴定为两个种,归入Gyrinocheilus属中,命名为G.pellegrini和G.roulei;Fang(方炳文,1993)也将泉水鱼看做一个中,可是他以D.procheilusSarvageerDabry为模式种建立一个新属Pseudogyrinocheilus;而伍献献文等(1977)则将泉水鱼并入Semilabeo属。在已有的研究中,虽然多数学者将泉水鱼认作一个种,但对其归属则不同。这主要只因为泉水鱼分类归属的确立并不是依据其系统发育关系,而是仅凭其口唇外部形态结构与相关分类单元的相似性比较。方炳文曾试用骨骼学特征来探讨Pseusogyrinocheilus与其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但所选择进行比较的类群不太恰当,因而其结论难以令人置信。此外,随鱼类分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部分相关分类单元有了新的归属,而新的相关分类单元又被发现。因此,泉水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至今仍然不很清楚,以至其分类地位难以确立。本问采用了Hennig系统发育系统学的外类群比较方法(outgroupcomparisonmethod),对泉水鱼及其相关类群的外部形态学和内部骨骼学进行研究后的结果发现:Pseudogyrinochelus;Semilabeo和Discolabeo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其中Semilabeo和Discolabeo是姐妹群,且二者共同组成了Pseudogyrinocheilus的姐妹群。据此,对泉水鱼的分类地位以及野鲮亚科鱼类分类中所用的某些特征的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其结论是:Pseudogyrinocheilus仍为鲤科中一有效的属;野鲮亚科中某些类群鱼类其頦部具有口吸盘(adhesivedisc)或下咽齿2行可能为不具有系统发育系统学重要性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