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研究 2004
上海农耕区鸟类群落特征及与几种生境因子的关系, PP. 20-26 Abstract: 2000—2002年冬季和夏季,采用固定样带法在上海郊区所有区县选择了17条样带,对农耕区鸟类做了4次抽样调查。记录了鸟类的组成、数量、出现频率及生境因子特征。根据调查数据,计算鸟类密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生物量、相对重要值等群落特征参数。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6种,隶属13目26科。平均密度为5.19只/hm[2],多样性指数为1.8742。优势种为麻雀、家燕、白头鹎、棕背伯劳和白。鸟类组成中水鸟(夜鹭、白鹭等)较多,占了总数的1/3;与上海其他区域相比,鸟类密度较高,但种类相对较少,数量集中在少数几个物种(麻雀、家燕、白头鹎、棕背伯劳等)。鸟类物种丰富度与荒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环境污染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面积、人口密度、水体面积等相关不显著。提示荒地对鸟类多样性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