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豆科学  2007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种质鉴定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7.03.019, PP. 377-380

Keywords: 大豆,生理小种,大豆孢囊线虫,抗线虫品种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限制大豆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世界各地每年因大豆孢囊线虫病给大豆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筛选和培育大豆孢囊线虫抗病品种是解决多种病害危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生产田鉴定的方法,广泛收集国外种质资源、生产上主栽品种、新育成的品系,农家种质材料,国家品种资源库材料等等,鉴定出11份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种质,同时交叉鉴定出12份双抗大豆灰斑病、孢囊线虫病的材料。因此,将鉴定出的农艺性状好的抗病品种可直接在病区应用,通过种植一个品种就可以解决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害的危害,这对于从根本上防治大豆病害的危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References

[1]  [1]丁俊杰,申宏波,文景芝.大豆主要病害双抗种质鉴定初报[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72-75.
[2]  郭荣君,刘杏忠,杨怀文.大豆根际细菌Ⅱ拮抗大豆孢囊线虫研究[J].大豆科学,1998,17(3):202-205.
[3]  张国栋.美国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用大豆品种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1994,13(3):252-260.
[4]  李云辉,李肖白,田中艳,等.连续种植大豆抗孢囊线虫品种胁迫线虫生理小种变异研究[J].大豆科学,1998,(4):370-372.
[5]  颜清上,陈品三,王连铮,等.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的研究Ⅱ抗感品种根部合胞体超微结构的比较[J].植物病理学报,1997,27(1):37-41.
[6]  武天龙,杨庆凯,赵淑文,等.大豆抗胞囊线虫鉴定方法及3号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J].东北农学院学报,1992,23(4):322-32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