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豆科学  2007 

大豆种质的倒伏性调查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7.01.010, PP. 41-44

Keywords: 大豆,倒伏性,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倒伏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60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为材料,调查和分析了大豆倒伏性及其与茎秆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倒伏的严重程度与茎秆性状有关。大豆品种的倒伏级别与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分枝数等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茎秆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百粒重呈负相关。不同倒伏级别组之间产量性状表现显著差异,2级倒伏组是具有轻度倒伏和高产潜力的种质资源。

References

[1]  [1]马均, 马文波, 田彦华, 等. 重穗型水稻植株抗倒伏能力研究[J]. 作物学报, 2004, 30 (2): 143-148.
[2]  [2]徐正进, 张树林, 周淑清, 等. 水稻穗型与抗倒伏性关系的初步分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40 (5): 561-563.
[3]  [3]蒲定福, 周俊儒, 李邦发, 等. 根倒伏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9 (1): 58-61.
[4]  [4]李得孝, 员海燕, 周联东. 玉米抗倒伏性指标及其模拟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2 (5): 53-56.
[5]  [5]谢甫绨, 董钻, 王晓光, 等. 大豆倒伏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 1993 (12): 81-85.
[6]  [6]谢甫绨, 胡凤新, 赵庆祥, 等. 不同倒伏程度对大豆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1994, 5: 43-46.
[7]  [7]贺春林, 李卫东, 薛应离. 夏大豆品种抗倒伏性的遗传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27 (2): 196-200.
[8]  [8]肖世和, 张秀英, 闫长生, 等. 小麦茎秆强度鉴定方法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35 (1): 7-1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