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豆科学  2007 

大豆根系特征与磷素吸收利用的关系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7.01.005, PP. 16-20

Keywords: 大豆,根系特征,,吸收利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大豆幼苗经过培养处理形成三种内磷浓度,在两种不同营养液外磷水平下进行培养,研究大豆根系特征与磷素吸收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豆植株体内磷对促进根系的伸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相同的内磷处理,不同外源磷对根长影响较大,外磷浓度越高根长越短,尤其在磷处理后的第3周,S2和S3内磷水平的处理,从P2降低到P1水平时,根长分别增加了5.2%和30.1%。在无外磷的条件下,不同内磷浓度对根表面积的影响从磷处理后的第2周开始均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而施加外磷的处理,只有在磷处理后的第4和第5周,才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在所有的取样时期,植株干生物量与磷效率比值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随着磷效率比值的增加,达到0.40以后,植株干生物量随着磷效率比值的增加而增加。植株磷效率比值与含磷量之间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随着磷效率比值的增加,植株体内含磷量呈指数下降。

References

[1]  [1]王美丽,严小龙. 大豆根形态和根系分泌物特性与磷效率[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2(3):1-3.
[2]  [2]彭克明. 农业化学(总论)(第二版)[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115.
[3]  [3]廖红,严小龙. 菜豆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及其基因型差异 [J]. 植物学报,2000,42(2):158-163.
[4]  [4]严小龙,廖红,戈振扬,等.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J]. 植物学通报,1999,22(3):1-3.
[5]  [5]曹爱琴,严小龙.不同供磷条件下大豆根构型的适应性变化[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21.
[6]  [6]张福锁,林翠兰. 植物营养基因型差异的机理,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研究新动态(第一卷)[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23-30.
[7]  [7]刘国栋,李继云.低磷胁迫下小麦根系反应的基因型差异[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3):212-218.
[8]  [8]曹爱琴,廖红. 低磷土壤条件下菜豆根构型的适应性变化与磷效率[J]. 土壤学报,2002,39(2):276-282.
[9]  [9]孙海国,张福锁. 缺磷胁迫下的小麦根系形态特征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295-299.
[10]  [10]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185-188.
[11]  [11]王应祥,廖红,严小龙. 大豆适应低磷胁迫的机理初探[J]. 大豆科学,2003,22(3):208-212.
[12]  [12]刘慧,刘景福,刘武定. 不同磷营养油菜品种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差异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5(1):40-45.
[13]  [13]童学军,李惠珍,曾焕泰,等. 低磷胁迫下溶液培养大豆生长和磷素营养特性及其土培下磷效率特性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3):298-30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