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征农,陈至立. 辞海[M]. 6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229.
|
[2] | 夏征农. 大辞海·法学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84.
|
[3] | 刘荣军.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应用[J]. 法学研究, 1998(4):126-132.
|
[4] | 张晋藩.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 2版.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63-65.
|
[5] | 江平. 民法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33.
|
[6] | 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449-452.
|
[7] | 本书编写组. 法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78.
|
[8] | 朱颖俐,利子平. 关于诚信社会与法治关系的几点思考[J]. 求实, 2008(11):56-58.
|
[9] | 沈宗灵. 比较法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10] | 霍恩 N. 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M]. 罗莉,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
[11] | 本书编写组. 社会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12] | 赵晓华. 法治政府与诚信[J]. 河北法学, 2006(1):22-25.
|
[13] | 饶传平. 网络法律制度[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29.
|
[14] | 齐爱民,刘颖. 网络法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10.
|
[15] | 刘德良. 网络时代的民法学问题[M].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56-57.
|
[16] | 托马斯·H.达文波特. 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5-6.
|
[17] | 大卫·约翰斯顿. 在线游戏规则:网络时代的11个法律问题[M]. 张明澎,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7.
|
[18] | 张楚. 网络法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7.
|
[19] | 张新宝. 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53.
|
[20] | 萨利·斯皮尔伯利. 媒体法[M]. 周文,译.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380.
|
[21] | 约纳森·罗森诺. 网络法[M]. 张皋彤,译.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235-272.
|
[22] | 陆小华. 信息财产权:民法视角中的新财富保护模式[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7.
|
[23] | 彼得·德霍斯. 知识财产法哲学[M]. 周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182.
|
[24] | 格拉德·佛里拉. 网络法[M]. 张楚,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7.
|
[25] | 高富平. 信息财产:数字内容产业的法律基础[M].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492.
|
[26] | 朱庆华,杨坚争. 信息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65.
|
[27] |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84-85.
|
[28] | 方朝晖. 反腐败从正人心做起[N]. 中国青年报, 2012-12-31(02).
|
[29] | 李长健,伍文辉. 和谐社会建构的现实困境与法治思路研究以诚信为逻辑起点[J]. 政法学刊, 2006(2):74-80.
|
[30] | 张丽娟. 法治与诚信[J]. 前线, 2004(4):60-61.[31]奥特弗利德·赫费. 政治的正义性[M]. 庞学铨,李张林,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