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与生活世界的背离及其复归
DO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5.03.001, PP. 221-225
Keywords: 生活世界,现代技术,实践理性
Abstract:
现代技术对于生活世界的背离及其回归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生活世界”的提出不是要否定现代技术,而是要让现代技术回归人类本真生活世界,直面现实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现代技术回归生活世界的道路,在当今中国只能是顺应中国国情,从开辟社会解放道路、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倾听公众呼声做起。一方面是以现代技术提高大众生活世界的内涵质量,另一方面是以生活世界“技术使用”的实践理性倒推技术创新的路径和方向,找寻现代技术的创新源泉和意义基础,走技术生态化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References
[1] |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 王炳文,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
[2] | 赫伯特·施皮格伯格. 现象学运动[M]. 王炳文,张金言,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
[3] | 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 曹卫东,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4] | 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
[5] | 贝尔纳·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M]. 裴程,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57.
|
[6] | 卡尔·米切姆. 技术哲学概论[M]. 殷登祥,曹南燕,译. 天津:天津科学出版社, 1999.
|
[7] | 培根. 新工具[M]. 许宝骙,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6263.
|
[8] | 怀特海. 过程与实在[M]. 李步楼,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16.
|
[9] | 拉里·希克曼. 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M]. 韩连庆,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53.
|
[10] | 马丁·海德格尔. 林中路[M]. 孙周兴,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11] | 马克思.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80.
|
[12] | 尤尔根·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 李黎,郭官义,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76.(责任编辑:李新根)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