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人类疱疹病毒-6型包膜胆固醇对病毒感染作用DOI: 10.11847/zgggws2008-24-11-37, PP. 58-61 Abstract: ?目的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A)包膜胆固醇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甲基-β-环糊精(MβCD)作用于HHV-6AGS株,经20%蔗糖缓冲液梯度离心,去除甲基-β-环糊精并纯化病毒,分别感染HSB-2和Jurkat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实验(IFA),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蛋白杂交等方法检测病毒在去除胆固醇后,对宿主细胞的结合、融合、进入的影响。结果当HHV-6A包膜胆固醇被10mmol/L甲基-β-环糊精去除后,未检测到抗-即时早期蛋白(IE1)的表达,其感染性遭到破坏,但可以部分被外源性胆固醇所恢复,50mmol/L的外源胆固醇就可以使经2.5mmol/LMβCD处理的病毒部分恢复其感染力。与未经MβCD处理的HHV-6A比较,病毒尚能结合宿主细胞,其结合能力稍微受到了影响,但病毒不能进入靶细胞,其感染性及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显著减弱。结论HHV-6A包膜胆固醇在细胞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