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标准化院内死亡率评价

DOI: 10.11847/zgggws2015-31-06-35, PP. 813-816

Keywords: 心力衰竭,院内死亡,风险调整,多水平模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基于风险调整思想计算标准化院内死亡率,合理评价医院心力衰竭的治疗质量。方法收集黑龙江省20家三甲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入院的1862例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调整模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186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8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院内死亡率为4.67%。不同特征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率比较,不同民族、入院时病情、住院天数、心率及是否患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心肌病、失盐低钠综合征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有疾病史及患肾脏疾病和失盐低钠综合征的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较大,住院天数较长、入院时病情较轻和患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较小;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调整模型的ROC曲线,AUC为0.80,95%CI=0.75~0.85,P<0.001;风险调整前,院内死亡率在医院间的变异范围为0~12.82%,风险调整后,医院的排序发生变化,院内死亡率在医院间的变异范围为2.59%~7.62%。结论风险调整后,院内死亡率在医院间的变异减小,粗院内死亡率和标准化院内死亡率对医院的排序不一致,调整患者风险因素的标准化院内死亡率能合理地评价医院的治疗质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