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长江防洪问题的几点认识

, PP. 50-54

Keywords: 长江,防洪,蓄滞洪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长江是中国经济的主动脉,长江流域融汇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汇集了多种经济成分,是中国经济腾飞和向中西部扩展的基地,长江流域的长治久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局.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为了达到减轻长江洪灾损失的目的,需要对影响长江防洪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认真反思,诸如长江防洪规划及治水方针是否需要修正?水土流失对长江防洪究竟有多大影响?何时才能做到人与洪水各得其所?蓄滞洪区如何才能发挥其作用?以及为使长江安澜是否需要制订“长江防洪减灾法”?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通过多方研究论证制定出科学的长江防洪规划和治水方针,并以国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长期实施,不得随意更改,长江才能得以长治久安.

References

[1]  金辉,长江.我为你哭泣[N].南方周末,1998-08-14(3).
[2]  林春霞.大自然拒绝恶性透支[N].中国经济时报,1998-09-08(1).
[3]  焱红,谢星文.1998洪水告诉我们[J].防汛与抗旱,1998,(4):153-154.
[4]  顾兆忠.科学看治水[N].人民日报,1998-08-17(13).
[5]  李健生.1996年7月长江中游洪水与防洪调度[J].防汛与抗旱,1998,(1):34-35.
[6]  高立洪.透过长江大水看水保[N].中国水利报,1998-09-17(3).
[7]  许正甫.1996年长江中游大水的思考[J].长江志,1997,(4):18-22.
[8]  沈煜,李晓群.气象灾害还须“气象”治[N].中国经济时报,1998-09-17(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