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温州市乐清湾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基于RS和GIS的分析
, PP. 76-85
Keywords: 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在RS和GIS的支持下,采用1993年和2008年的2期LandsatTM影像为信息源,对乐清湾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风险变化研究。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影响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风险权重,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通过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空间插值,分析解释了研究区的生态风险空间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乐清湾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15年来建筑与交通用地、养殖区、旱地面积持续增大,而园地面积持续减小;由此导致相对高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增大,低风险区域面积不断减小,使整个区域的生态风险指数整体增高,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恶化。乐清湾湿地是急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的重点区域。
References
[1] | 李乃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8,(10):45~48.
|
[2] | 刘勇,张红,尹京苑.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太原市土地生态风险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53~61.
|
[3] | 周婷,蒙吉军.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9,28(4):762~767.
|
[4] | 阳文锐,王如松,黄锦楼等.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8):1869~1876.
|
[5] | 彭立圣,牟瑞芳.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3):177~180.
|
[6] | 臧淑英,梁欣,张思冲.基于GIS的大庆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4):141~145.
|
[7] | 郭程轩,徐颂军,巫细波.基于统计学的佛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时空分异[J].经济地理,2009,29(9):1524~1528.
|
[8] | 付光辉.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9] | 周利军,张雪萍,陈设.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风险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9,18(2):186~190.
|
[10] | 殷贺,王仰麟,蔡佳亮等.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9,28(5):969~975.
|
[11] | 张志国,李锐,王国梁.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5):98~101.
|
[12] | 李晶辉.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
[13] |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4~249.
|
[14] | 陆汝成,黄贤金,张兴榆等.区域土地利用转移及生态风险分析[J].生态经济,2009,9:34~37.
|
[15] | 周仲怀,王建华,徐丽君等.我国海水制盐工业的发展与对策[J].海洋科学,1997,04:71~73.
|
[16] | 李春平.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27~429.
|
[17] | 张灵杰.浙江乐清湾资源环境特征及其邻近海岸带综合管理[J].资源科学,2000,22(6):57~61.
|
[18] | 彭羽,刘雪华,张爽等.基于综合生态损失度的顺义区生态风险评价[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3):366~36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