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我国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探讨
, PP. 29-35
Keywords: 地震灾害,地震保险,风险管理
Abstract: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和企业财产的损失已经成为地震灾害损失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关于地震保险的讨论,也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首先在阐述我国地震保险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在总结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地震保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议。
References
[1] | 姚运生,袁丽.阪神地震与日本地震保险的发展[J].灾害学,2000,15(2):82-85.
|
[2] | 李冲,朱平安,王慧彦.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探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2):47-53.
|
[3] | 陶正如,陶夏新.地震巨灾债券雏议[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6):138-144.
|
[4] | 王长忠,初建宇.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地震保险的主要措施[J].山西建筑,2008,34(35):224-225.
|
[5] | 缪?,和飞.工程地震保险的研究现状[J].工程力学,2003,(增刊):575-578.
|
[6] | 贾清显,朱铭来.地震保险基金建立的国际实践与中国选择基于完善地震风险承担机制视角[J].未来与发展,2009,(4):12-18.
|
[7] | 陈宏.我国商业保险公司未经营地震保险之原因与对策[J].东北地震研究,2004,20(3):76-80.
|
[8] | 孙尧,周刚.浅谈抵御地震灾害减少损失的地震保险新理念[J].工程抗震,2003,(4):39-42.
|
[9] | 孙煜.浅谈地震保险的必要性及其作用[J].东北地震研究,2002,18(2):78-80.
|
[10] | 朱建钢.我国开展地震保险的必要性、有利条件、模式选择[J].四川地震,2004,(4):12-16.
|
[11] | 马凤霞,范强,温超.实施地震保险的探索[J].山西地震,2009,(1):42-46.
|
[12] | 刘如山,王自法,朱敏.地震保险中经济损失和赔付问题的研究[J].地震学报,2006,28(2):197-205.
|
[13] | 缪升,和飞,刘本玉,等.基于结构动力可靠性的地震保险费率厘定方法[J].工程抗震和加固改造,2005,27(增刊):228-231.
|
[14] | 邬亲敏,冯启民,莫善军.建筑物地震损失风险与保险费用的确定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4(1):180-185.
|
[15] | 吕红山,赵凤新,胡聿贤.基于GIS的建筑物地震保险损失评估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06,1(3):273-277.
|
[16] | 任晓崧,凌海梅.考虑结构抗力因素的建筑物地震保险纯费率厘定方法[J].地震研究,2009,32(2):209-214.
|
[17] | 马玉宏,赵桂峰,谢礼力,崔杰.基于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建筑物地震保险费率[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197-200.
|
[18] | 陈宏.刍议国际地震保险投保率[J].山西地震,2005,(1):24-26.
|
[19] | 和飞,缪升.土木工程中的地震保险模式[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2,27(6):104-116.
|
[20] | 任晓崧,凌海梅.建筑物地震保险的若干问题[J].世界地震工程,2006,22(1):99-102.
|
[21] | 丁烈云,陈兴海.从汶川地震灾害看我国建筑质量风险分担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1):113-11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