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5个象草品种的构件生物量特征及分配动态
, PP. 11-18
Keywords: 象草 ,无性系 ,构件生物量 ,构件生物量分配
Abstract:
象草是华南地区优良牧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以MT-1、Mott、Huanan、N51和GuimuNo.1象草为试验材料,通过2007-2009年3年的刈割试验,对其构件生物量及分配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5个品种(系)茎秆生物量分配比重和叶片生物量分配比重为各构件比重中最高及次高,这与植株扩大叶片面积和增加叶片数量,增加光合产物有关。从营养生长期到生殖生长期,各象草品种(系)叶片生物量降低,枯叶生物量和茎秆生物量增加,呈现彼此消长的动态变化;基部3节生物量及其分配比重降低,茎秆生物量及其分配比重增加,二者亦出现彼此消长的变化。
References
[1] 谢庭生. 象草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湖南造纸, 1995, (4): 15-16.
[2] 杨修, 高林. 德兴铜矿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 生态学报, 2001, 21(11): 1932-1940.
[3] 吴士元, 吴永丰. 象草代木制香菇的研究. 浙江林业科技, 1997, 17(5): 23-28.
[4] 卢少云, 郭振飞, 李明启. 植物叶片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及其从象草叶片的提取.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18(1): 92-96.
[5] 闫景彩, 陈金龙. 氮磷钾配施对田周边种植桂牧1号杂草象草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09, 26(12): 98-102.
[6] 易显凤, 赖志强. 南方优质象草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广西大学学报, 2008, 33(3): 313-316.
[7] 白淑娟, 杨运生. 象草与象草-美洲狼尾草种间杂种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02, (1): 57-59.
[8] 滕少花, 梁英彩, 蓝建宁, 等. 桂牧1号杂交象草对乳牛奶量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04, 21(10): 47-48.
[9] 解新明, 卢小良. 利用RAPD标记分析狼尾草属牧草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草业学报, 2005, 14(2): 52-56.
[10] 张向前, 周峰, 解新明. MT-1象草及其近缘品种的外稃微形态特征. 草业学报, 2010, 19(4): 159-165. 浏览
[11] Xie X M, Zhou F, Zhang X Q, et al.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T-1 elephant grass and closely related cultivars assessed by SRAP markers. Journal of Genetics, 2009, 88(3): 281-290.
[12] 张霞, 顾鸿如, 丁成龙, 等. 象草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品系间差异及聚类分析.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1): 58-63.
[13] 赵燕慧, 解新明. 象草不同品种木质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见: 黄必志, 毕玉芬.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委员会第七届代表大会论文集. 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149-158.
[14] 郝虎东, 田青松, 石凤翎, 等. 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及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动态. 中国草地学报, 2009, 31(4): 85-90.
[15] 刘金平, 张新全, 游明鸿. 扁穗牛鞭草人工种群构件及生物量动态变化. 草地学报, 2006, 14(4): 310-314.
[16] Harper J L. 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s.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7.
[17] 钟章成, 曾波. 植物种群生态研究进展.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26(2): 230-236.
[18] 胡宝忠, 刘娣. 无性系植物种群的研究进展. 草业科学, 1999, 16(3): 62-66.
[19] 李红, 杨允菲, 张成武. 松嫩平原碱化草甸野大麦无性系构件的定量分析. 草业学报, 2000, 9(4): 13-19.
[20] 黎云祥, 刘玉成, 钟章成.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 生态学杂志, 1995, 14(6): 35-41.
[21] 钟章成. 我国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成就与展望. 生态学杂志, 1992, 11(1): 4-8.
[22] 杨允菲, 张宝田, 李建东. 松嫩平原蒙古蒿种群无性系分株的生长与生物量分配规律. 草业学报, 2003, 12(1): 11-17.
[23] 杨允菲, 王升忠, 郎惠卿. 松嫩平原湿地菰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 草业学报, 1999, 8(3): 66-71.
[24] 费永俊, 甘彩霞, 刘志雄. 不同生境狗牙根无性系构件的生态特征. 草业科学, 2006, 23(10): 80-83.
[25] 宋智芳, 安沙舟, 孙宗玖. 刈割和放牧条件下伊犁绢蒿生物量分配特点. 草业科学, 2009, 26(12): 118-123.
[26] 赵玉, 李海燕, 贾娜尔, 等. 伊犁河谷不同生境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组成及其年龄结构. 草业学报, 2009, 18(2): 89-94. 浏览
[27] 刘佩勇, 张庆灵, 杨允菲. 松嫩平原朝鲜碱茅无性系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及相关模型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4): 543-548.
[28] 左家哺. 云南含笑苗期生物量及其相对生长关系的初步研究. 广西植物, 1994, 14(2): 185-192.
[29] 孟令彬, 包维楷, 张咏梅, 等. 辽东栎萌个体地上生物量及其构件分配与生长参数的关系. 山地学报, 2006, 24(2): 202-208.
[30] 温晓娜, 简有志, 解新明. 象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草业科学, 2009, 26(9): 108-112.
[31] 张磊, 邵涛. 添加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09, 18(2): 52-59. 浏览
[32] 赖志强, 周解, 潘圣玉, 等. 矮象草饲喂猪牛鹅兔鱼试验简报. 广西农业科学, 1998, (1): 39-4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