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6-BA、GA3和IBA对香水百合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PP. 248-256
Keywords: 植物生长调节剂 ,叶绿素 ,酶活性 ,香水百合
Abstract:
以香水百合为试验材料,采用四因素四水平L16(4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6-苄基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浸球时间对香水百合光合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现蕾期或初花期达到最大值,GA3150mg/L、IBA40mg/L、6-BA60mg/L、浸球40min时叶绿素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强,GA3150mg/L、IBA40mg/L、6-BA60mg/L、浸球40min时二者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丙二醛(MDA)的含量低于对照,且上升趋势减缓,GA3100~150mg/L、IBA40~60mg/L、6-BA60mg/L、浸球10~40min时MDA含量最低。综合分析表明,在所有处理中,以150mg/LGA3+40mg/LIBA+60mg/L6-BA组合和40min浸球处理的合理搭配效应为最佳。
References
[1] 彭桂群, 王力华. 平阴玫瑰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 植物研究, 2006, 26(2): 206-210.
[2] 白宝璋, 汤学军. 植物生理学(Ⅱ)-测试技术.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 郝再彬, 苍晶, 徐仲. 植物生理实验.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4] 郑炳松. 现代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技术.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6.
[5] 张志良.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 周玲, 魏小春, 郑群, 等. 脱落酸与赤霉素对瓜尔豆叶片光合作用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0, 1: 15-20.
[7] 关爱农, 刘晔, 王志忠, 等. 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水仙生长开花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3): 146-149.
[8] Yuan L, Xu D Q. Stimulatory effect of exogenous GA3 on photosynthesis and the level of endogenous GA3 in soybean leaf.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2, 28(4): 317-320.
[9] 刘丽, 曾长立, 康六生, 等. 6-BA和GA3配伍对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2): 102-105.
[10] 丁义峰, 刘萍, 常云霞, 等. 精胺对菊花蕾期叶片生理及花期形态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6, 45(6): 789-791.
[11] 邹丽娜, 周志宇, 颜淑云, 等. 盐分胁迫对紫穗槐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3): 84-90.
[12] 李霞, 张玉刚, 郑国生, 等. 芍药切花瓶插期衰老进程及膜脂过氧化研究. 园艺学报, 2007, 34(6): 1491-1496.
[13] Noctor G, Arisi M A C, Jouanin L, et al. Glutathione biosynthesis, metabolism and relationship to stress tolerance explored in transformed pla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1998, 49: 623-647.
[14] 郑殿峰, 赵黎明, 冯乃杰.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8, 34(7): 1233-1239.
[15] 魏瑞成, 裴燕, 政晓丽, 等. 金霉素和代谢物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及累积效应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1, 20(5): 102-110.
[16] 杨莉, 崔秀明. 三七开花期间几种生理指标变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4(5): 684-689.
[17] 王金龙, 赵念席, 徐华, 等. 不同地理种群大针茅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 草业学报, 2011, 20(5): 42-48.
[18] Riesa S K, Giannopelitis C N. Superoxide dismutase occurrenee in higher plants. Plant Physiology, 1997, 59: 309-314.
[1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百合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116-166.
[20] 顾大路, 朱云林, 杨文飞, 等. 浅谈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现状与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2): 169-171.
[21] 宋丽莉, 彭永宏. GA3预处理对冷藏百合切花叶片衰老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通报, 2004, 20(3): 182-192.
[22] 蔡军火, 魏绪英, 连芳青, 等. 外源激素浸球对百合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动态效应研究. 北方园艺, 2008, (12): 106-109.
[23] 朱东兴, 沈宗根, 赵璐. 不同保鲜配方对瓶插百合切花保鲜效应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8, (4): 248-252.
[24] 蔡宣梅, 林真, 郑大江, 等. 东方百合“Sorbonne”花期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2(6): 280-282.
[25] Blankenship S M, Bailey D A, Miller J E. Effects of continous low levels of ethylene on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Easter lily.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993, 53(4): 311-31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